假如一棵树会说话,古树探索系列活动首场在土洋村启动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张妍 通讯员 冯君萍
2024-12-02 22:05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

中国商事主体第一端

摘要

11月30日,在深圳市社会公益基金会支持下,漫野自然教育工作室在土洋村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举办“透过古树 发现历史”亲子古树研学活动

假如一棵树会说话,它会说什么,会讲述怎样的历史故事?11月30日,在深圳市社会公益基金会支持下,漫野自然教育工作室在土洋村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举办“透过古树 发现历史”亲子古树研学活动,吸引近20组亲子家庭参与,一同走入土洋村古树群,探索深圳古树的故事,感受古树代表的历史的厚重。此次活动也是《共建生态美丽大鹏——假如一棵树会说话》系列古树探索活动的首场。

据了解,在我国,超过100年的树称为古树,一共分三级,100~299年为三级古树,300~499年为二级古树,500年以上为一级古树。深圳市在册超过100年古树1778株,最老的已1700多岁了,它们见证着深圳的发展与历史。

大鹏新区是全市树种最丰富、数量最庞大和分布最密集的区域,共有古树613株,占全市逾1/3,古树种类多达30余种。

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大鹏新区葵涌办事处的土洋村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也是深圳古树资源分布比较密集的区域。这些古树见证了土洋社区变迁,是连接过去的活生生的“桥梁”。

活动一开始,参与者跟随讲解员,走入土洋村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了解了东江纵队的创建历史及香港文化名人大营救、营救美国飞行员克尔等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感恩先辈的奋斗,为脚下这片土地自豪和骄傲。

随后,在自然老师带领下,参与者站在司令部旧址门口,抬头环顾四周,发现这里也是一片郁郁葱葱的古树园,仿若被古树笼罩其中。随处一看就是一株165岁的龙眼树。

在老师引导下,小朋友发现树上还有其他“居民”,亲子家庭变身成为生态游戏“生命之网”中不同的物种角色,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变身成为鹊鸲的小朋友说,它要吃飞蛾,而蛇说,它要吃鹊鸲,它还想爬树在树上休息……在游戏里,亲子家庭感受到万物互联,每个物种都有自己的位置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通过游戏,大家认识到,树,不仅是城市景观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其他动植物的栖息地,是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环。

家长张先生表示,活动非常有意义,虽然来深圳很久,但还是第一次近距离观察古树,在这里听到东江纵队的故事,再去近距离观察古树,就像和一位历史的“见证者”对话,这些树承载着地区的历史变迁和文化记忆,通过实地走访,自己和孩子都更深刻地理解了古树在历史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据介绍,此项目旨在增强公众对古树保护的意识,激发公众对自然和历史的好奇心。《共建生态美丽大鹏-假如一棵树会说话》后续还将推出更多相关主题活动和讲座,期待与更多的市民一起走近古树这种历史的“活化石”,探究深圳的历史变迁。

(主办单位供图)

(作者: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张妍 通讯员 冯君萍)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