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可惜!潮州饶平400年客家土楼再次坍塌 为省级文保单位

记者 吴绪山 文/图
2016-06-03 04:06
摘要

6月2日早晨5点多,位于潮州市饶平县饶洋镇赤棠村的400年客家土楼“新彩楼”再次发生坍塌,所幸未造成任何人员伤亡。事件发生后,引起了当地政府部门及社会各界人士对饶平客家土楼保护的高度重视。

坍塌的土楼

土楼坍塌

坍塌的土楼

6月2日早晨5点多,位于潮州市饶平县饶洋镇赤棠村的400年客家土楼“新彩楼”再次发生坍塌,致2间房屋和1处围墙受损被毁,所幸未造成任何人员伤亡。事件发生后,引起了当地政府部门及社会各界人士对饶平客家土楼保护的高度重视。潮州市饶平县文广新局副局长刘树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地已向广东省申请了100多万元的新彩楼专项维修资金,目前资金已到位,维修方案也已出炉,相关修缮工作将会尽快展开。

网友得知坍塌事件后均留言表示可惜

网友得知坍塌事件后均留言表示可惜。

饶平客家土楼是珍贵的文化遗产

提到土楼,人们往往会想到福建的永定、南靖,以永定客家土楼为主体的福建土楼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地处福建、广东两省交界处的潮州市饶平县北部山区,也是客家人的聚居地,当地留下了大量的客家土楼,仅圆形土楼就有近600座。饶平的土楼有1座属国家级文保单位,9座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的道韵楼是全国最大的八角土楼。

再次坍塌的新彩楼

再次坍塌的新彩楼。

此次发生坍塌的新彩楼建于明代万历年间,至今约400年历史,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围楼呈圆形,直径59.4米,占地总面积约4269平方米。围楼中心处辟有内埕,前面是平房,后面是四层楼房,楼内共分32开间,墙体均用黄泥土夯筑,气势宏伟壮观。记者了解到,由于年代已久,整座围楼已空空荡荡。2014年因遭受暴雨侵袭,有5间房屋的屋顶出现倒塌,只剩下孤零零的外墙。当地村民称,像土围楼这种结构,一旦塌起来,以后可能会一间接一间地发生倒塌,甚至导致整座围楼都坍塌。

潮州市饶平县文广新局工作人员介绍说,围楼坍塌事件在饶平县已有多次发生,上级有关部门虽然也曾多次拨出资金进行修复,但无奈资金缺口仍较大,当地文保部门日常只能对围楼进行简单的排危、加固。饶平县内的大多数围楼也都面临着新彩楼同样的命运,它们“就像是八九十岁的老人,随时都可能倒下,亟待保护。”

百万维修资金将使土楼重焕新彩

在新彩楼此次发生坍塌事件后,当地文物主管部门当天已派员迅速前往现场了解情况,并联系文物维护施工单位进行排危及清理工作。

新彩楼

从前的新彩楼。

“新彩楼见证着赤棠村的历史,是饶平境内最高的土楼,建楼至今无题楼名,独具一格。”赤棠村村民告诉记者,新彩楼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30多年前的时候,新彩楼的整体结构保存得仍然比较完整,其独具一格的建筑风格曾吸引了珠江电影制片厂到此取景拍摄电影《天赐》,近年来也有台湾影视公司在这里拍过电视剧。不过随着村民的陆续搬出,围楼无人打理,渐渐衰败了。采访中,当地许多村民都希望,上级有关部门能及时对围楼进行修复,消除安全隐患,以免这座明代古围楼消亡。

面对土楼的窘境,不少网友直呼可惜,呼吁社会各界合力来共同保护。也有人建议,可以对这些珍贵的土楼合理利用,将它发展成旅游景点,发挥土楼应有的历史文化价值。

对于这些呼声,饶平县文广新局副局长刘树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地已向广东省申请新彩楼的专项维修资金,一百多万元人民币的资金已到位,维修方案也已出炉,相关专家正在论证,修缮工作也将尽快展开,历经风雨的客家土楼有望重焕新彩。

编辑 多多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