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 为加强我国控烟与肺癌防治领域的经验交流与项目合作,进一步推动我国肺癌临床多中心研究的开展,由中国癌症基金会和中国控烟与健康协会主办的“全国控烟与肺癌防治协作组成立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肺癌南北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来自全国各地控烟与肺癌防治领域的专家学者400余人参会,线上观看人数达220万人次,控烟与肺癌防治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焦点。
共同推动我国控烟与肺癌防治事业
当天,在活动现场,中国癌症基金会成立了“全国控烟与肺癌防治协作组”。
支修益教授宣读关于成立“全国控烟与肺癌防治协作组”的批复函
中国癌症基金会副秘书长、中国控烟与健康协会副会长、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首席专家支修益教授宣读了中国癌症基金会关于成立“全国控烟与肺癌防治协作组”(以下简称协作组)的批复函。
据介绍,协作组由孙燕院士、钟南山院士、程书均院士、王辰院士、赫捷院士、王俊院士任顾问,由中国癌症基金会张勇理事长任名誉组长,由支修益教授、高树庚教授、王洁教授任组长。
张勇致辞时指出,历届中国肺癌南北高峰论坛不仅得到了国家领导人和国家卫生健康委领导的高度重视,还获得了相关学会、协会和基金会的大力支持,我国控烟与肺癌防治领域的专家学者积极参与。今年恰逢中国癌症基金会成立40周年,希望通过协作组的成立和中国肺癌南北高峰论坛的举办,汇聚更多专家的力量与智慧,进一步深化我国控烟与肺癌防治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新的动力,贡献更大的力量。
张勇理事长为协作组组长支修益教授、高树庚教授、王洁教授颁发聘书
张勇理事长为协作组副组长陈椿教授、高文教授、何建行教授、胡坚教授、姜格宁教授、李小飞教授、刘宏旭教授、刘伦旭教授、 马少华教授、张兰军教授颁发聘书
中国控烟与健康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贺青华副会长致辞
中国控烟与健康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贺青华在致辞中指出,中国控烟与健康协会在过去34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以维护人民健康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推动无烟环境建设、倡导无烟家庭承诺,推进我国控烟立法、普及吸烟有害健康的科普知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控烟与健康协会将进一步深化与中国癌症基金会的合作,充分发挥“全国控烟与肺癌防治协作组”的作用,凝聚全国公共卫生与控烟领域专家,团结我国胸外科、呼吸科、肿瘤科、影像科等肺癌诊疗相关学科的力量,加强协作,共同推动我国控烟与肺癌防治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早筛早诊,科技创新延长患者生存期
全国控烟与肺癌防治协作组成立大会结束后,召开了“第十届中国肺癌南北高峰论坛”。为推动我国肺癌早期防治、建立临床多中心合作机制,自2004年举行首届中国肺癌南北高峰论坛以来,该高峰论坛已成为我国控烟与肺癌防治领域的品牌会议。
孙燕院士致辞
在该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中国癌症基金会副主席、我国肿瘤内科的奠基人孙燕院士致辞中指出,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肺癌跃升为癌症死亡的首位,成为医疗卫生领域亟待攻克的重大难题。经过近20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在肺癌的研究和防治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尽管如此,孙燕院士强调,肺癌的防治工作依然任重道远,在农村地区,控烟宣传、筛查普及、早期诊断和治疗仍需进一步加强。为此,成立控烟与肺癌防治协作组,推动相关工作的深入开展,已成为当务之急。最后,孙燕院士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进一步推动肺癌防治事业的发展,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与希望。
钟南山院士致辞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我国著名呼吸内科专家、广州国家实验室主任钟南山院士在论坛开幕式致辞中指出,肺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尤其在中国,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控烟与肺癌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钟南山院士强调,控烟与肺癌防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仅需要呼吸科、胸外科、影像科等医学领域的专家积极参与,还需要将医学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深度结合。同时,加强与主流媒体的合作,提升公众对控烟与肺癌防治的认知和参与度。他希望各界携手并肩,勇于探索,持续创新,共同为中国控烟与肺癌防治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肺癌早筛早诊项目”启动仪式
论坛上,“肺癌早筛早诊项目”的启动成为重要亮点。近年来,随着低剂量螺旋CT等筛查技术的普及,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已经显著提高了肺癌患者的生存率。不少业界专家都表示,过去发现肺癌患者时,多数已是晚期,但如今,微创手术技术和靶向药物的进步,让很多早期肺癌患者在治疗后可以长期生存。
大会主席支修益教授表示,到今天第十届中国肺癌南北高峰论坛的举办已过去20年。20年间,我国在肺癌领域的临床研究与国际合作在世界学术舞台上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国际肺癌会议上发出了中国声音,展示了中国数据,为全球肺癌的防治与诊疗做出了贡献并得到了世界同行的认可。期待在以后的中国肺癌南北高峰论坛上,继续展示我国近年来肺癌防治领域和临床研究的最新成果,交流肺癌诊疗领域的新理念、新技术、新药物和新指南,为我国控烟与肺癌防治事业注入新的活力,为践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健康中国行动》做出更大的贡献!
《科普中国·肿瘤防控科普丛书》新书发布仪式
《科普中国·肿瘤防控科普丛书》新书发布仪式同步举行。这套丛书致力于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公众普及肿瘤防治知识,为健康中国的建设贡献更多科学支撑。
照片由主办方提供
编辑 刘彦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李璐 三审 甘霖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国庆的红漫过鹏城街巷,中秋的月挂在深圳湾的夜空,这个双节,不必复杂,只需一次简单的 “比心”,就能把对祖国的赤诚、对家人的思念,装进深圳的每一处风景里。无论你在深圳何处,用手势“比心”,让国庆、中秋元素入镜,拍一张照片、剪段创意短视频,或是写下拍照打卡图文攻略,带话题分享出来,让你对祖国的爱、对家人的情,被更多人看见! 【本期话题】#双节在深比心祖国#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0月8日 【活动奖励】优质内容可获得“深圳盒子”、读特客户端开屏展示机会
00:03
#读特小记者#小镇上的风景
乡间小路
01:04
俯瞰蚝乡湖公园 中摄在线(记者 黄建华)图为10月2日拍摄于蚝乡湖公园,该公园位于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画面中能看到公园内有大片葱郁的绿地、波光粼粼的湖水,周边分布着多样的建筑,远处林立着高楼大厦,整体呈现出自然景观与城市风貌相融合的景象,展现出独特的城市生态之美。 据了解, 公园以"碧城枢纽·蚝乡新生"为设计主题,通过整合湿地景观、人行景观桥、生态驳岸等技术,形成水湿地、水舞台、水生岛、水花园四大功能分区。建设中保留原沙井发电厂改造为文创展馆,设置蚝壳墙、蚝壳水迷宫等特色设施,成为展示千年蚝乡文化的重要载体。截至2024年,项目已获得美国建筑大师奖、香港城市设计协会年度大奖等国际奖项。#读特小记者#
【图片动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