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晚7:30
深圳原创舞剧《咏春》压轴亮相
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
“登陆”香港文化中心演出
这也是焕新后的《咏春》“香港特别版”
首次亮相
11月22日
尖沙咀海畔的香港文化中心
被舞剧《咏春》“包裹”
大楼外墙贴上了巨幅《咏春》广告——
既有咏春拳的内敛也有八卦掌的飒爽
步入室内
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古色古香的
“咏春巷”牌楼——
上联
“拦路雨 亦格开 光阴见证我存在”
下联
“动似风 静似海 用手打出我时代”
令人顿生壮志豪情,热血沸腾
从一楼前往二楼剧场的主台阶
贴上了“咏春红毯”
观众们踏着“红毯”入场看戏
剧场侧面是“咏春巷”美陈展
延续咏春士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香云纱”
互动展示并增设剧中经典场景“打卡区”
下午6时许
观众陆续来到香港文化中心
三两结伴而行,或拍照留影
或参观美陈,或购买《咏春》文创⋯⋯
大家惊叹于“非遗”香云纱的轻薄、细腻
比划着“非遗”咏春拳的“挑手”“摊手”
人气高涨、热闹非凡
记者注意到
前来观演的观众中有不少是“学生仔”
来自香港路德会西门英才中学的钟同学
当日下午刚参加完“《咏春》学生专场”活动
晚上就“直落”看戏
他说:“下午是学校组织的活动,晚上是和爸爸妈妈一起看戏。我们全家期待这部舞剧很久了,早早就在互联网上蹲守、抢票。”
钟同学同时表示,下午活动已被“叶师傅”常宏基圈粉。“他低调、谦和,不仅耐心教我们动作,更告诉我们咏春不是打架而是去掉好胜心,是保护自己、家人和朋友。”
香港路德会西门英才中学的简老师则表示
他很看重舞剧《咏春》里的“双非遗”
“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
当然要我们代代相传相守。”
从2024年1月,《咏春》在香港演艺学院歌剧院连续演出5场“全域圈粉”,到此番再临香港带来深港携手“造艺”的“香港特别版”,年内《咏春》先后4次以不同形式赴港展演。从最初的“文化交流”到如今的“共创共演”,深圳、香港共同传承中华文脉,共同促进人心回归。
此次特别版演出在原有基础上
注入了更多香港本地元素
并有香港幕后团队及艺术家倾情加入
与深圳的艺术家们携手合作
通过艺术的形式
进一步促进大湾区城市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展现粤港澳文艺界的多元融合与共同繁荣
此外
香港指挥家冯嘉兴执棒香港乐团
普罗管弦乐团(The Symphonic Pops)
将《咏春》“录音版”升级为“现场演奏版”
香港演艺学院舞蹈学院毕业生黄丹洋也参演了
黄丹洋今年1月在香港演艺学院歌剧院观看了《咏春》。
“当时就大感震撼,我心想,作为舞蹈演员,能跳一次这样的舞剧该有多满足。”黄丹洋说。没想到,不久之后深圳歌剧舞剧院就开始招募“香港特别版”舞蹈演员,黄丹洋第一时间报名,过五关斩六将,终于“梦想成真”。
如今,她已经是深圳歌剧舞剧院的港籍演员。“到今天我都感觉还是像是做梦。”黄丹洋说。当晚,她饰演“七十二房客”之一,首秀《咏春》舞台。
晚上7:30分
香港文化中心剧场座无虚席
随着大幕开启
《咏春》“香港特别版”惊艳“解锁”
关于“咏春”的故事也徐徐展卷
同时也诉说着深港共创共演的佳话……
编辑 刘兰若 审读 伊诺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郑蔚珩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02:09
个人-短视频-回顾罗湖来时路,如何从穷小子逆袭成高富帅😎#45载圳青春#
00:31
54.#报家生活秀#欢迎收听深圳人的一天!
#深圳有“咖”味#开奖啦!咖啡展兑换门票流程看这里~ 本期活动获奖名单:192***478、陈一丹、夏日晴空、常相思、漫漫、爱摄影爱生活、我是一颗糖、Cecilia、橘子不是唯一水果 恭喜以上用户获得【咖啡展门票*2张】奖励,门票兑换二维码将以短信形式发放,请注意查收~ 兑换流程(参考下图):进入小程序——我要购票——咖啡展早鸟票——点击报名——点选单日票(88元)添加购票人——填写优惠码——0元购买 温馨提示:请于8月21日前完成兑换,逾期不予补发。
05:20
27.【45载圳青春】-【个人】-【短视频】-【一个人的雷达站】#45载圳青春#
00:15
52.#报家生活秀# 听说有比赛?🐱 让我看看怎么个事儿~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