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公园闭园改造,“智慧”元素贯穿全园

深圳特区报记者 胡蕾
2024-11-21 16:52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塑造生态大运

近日,细心的市民发现,大运智慧公园(原大运公园)外围沿路竖起了挡板,并且各个入口处竖起了“前方大运公园施工封闭,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的温馨提示牌。11月16日,记者来到公园北门,看到有部分市民驻足观望,现场管理人员耐心解释闭园原因并劝离。

据悉,大运智慧公园提升项目已正式动工,整个园区进行围蔽工作,暂不对外开放。其中,位于龙飞大道隧道上的大运东入口及大运书吧旁的湖间拟于今年底向广大市民及游客开放,其余部分预计2026年第一季度完工。

乐间效果图。

大运公园2.0版

打造开放式、国际化城市智慧公园

原大运公园地处龙岗区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中⼼,东接大运中心及深港国际中心,北临丰隆深港科技园,西侧与南侧环绕设置国际大学园区以及区体育中心,因其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一直备受广大市民和游客喜爱。因公园主要的四大入口使用率不均,导致人流压力集中于北侧;园内人流交通不连贯,功能及特色不足等现状,公园的充分开发利用存在一定制约。大运智慧公园提升项目应运而生。

据了解,大运智慧公园总用地面积约175万平方米,位于深圳市山海蓝绿公园网络空间结构十字核心骨架中的南北生态公园带上,是衔接落实山海连城的空间格局构想、营造独特的山海蓝绿体验的重要一环,同时还位于龙岗区“一芯两核多支点”发展战略中“一芯”(湾东智芯)区域的规划范围内,对打造文体辉映、往来便捷、产城融合的高水平深圳东部中心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大运智慧公园景观方案》,此次提升项目将以“低碳、智慧、生态、活力、包容”等理念为核心,打造集休闲性、文化性、景观性、艺术性、生态性和创新性于一体的开放式、国际化城市智慧公园。

“智慧”元素贯穿全园

市民将与自然和谐共生

当日,当记者来到园区东门时,此处工地正热火朝天地有序忙碌着,装载车、泥头车不停地进进出出;月牙湖旁钢筋林立,工作人员正忙着搭建休闲步道。

青云径效果图。

“大运智慧公园项目将通过改造可用空间、优化交通路线、整合公园绿景来进行整体提升。”据大运智慧公园施工总承包项目部技术总工程师党超介绍,项目整体设计将以“三山”为源(园区从平面上被武深高速与盐龙大道划分出来的三座山体)、“六径”为线(园区内的大运径、问学径、探秘径、青云径、创智径、凌空径)、“十一间”为点(湖间、云间、麓间、梅间、石间、书间、沁间、松间、竹间、乐间、悦间),基于现状道路,以微改造的形式,提升民众至大草坪、山顶看台、大运智慧馆及神仙湖等片区的体验,重塑公园风貌,打造景观大运。

湖间(月牙湖)效果图。

其中,位于东门片区的月牙湖正是“十一间”中的“湖间”,在保留大运书吧的基础上,沿着月牙湖周边进行微改造,搭建出可供市民和游客休闲娱乐的栈道、休憩空间,拟于今年底对外开放。

麓间效果图。

此外,“十一间”中新建的麓间,将与悦间的大草坪相邻,打造一个集展厅、多功能厅、书吧、咖啡吧于一体的智慧展厅;同样是新建的“云间”则位于公园最高处,将打造成山顶休闲平台,可供游客登高远望,是瞭望大运中心的最佳打卡点。在交通方面,将重点打造北、东、东北出入口及其连接路线,同时增加南入口的人流及可达性。当有大型活动时,可利用北入口、东入口、东北角出入口等地作为疏散动线,有效解决交通拥堵难题。

云间效果图。

片区设计、交通规划尽显“智慧”,大运智慧公园在生态营造方面同样智慧满满。据党超介绍,该园将根据不同区域植被地貌的特点建造“生态涵洞”“林冠廊桥”“人工巢穴”“昆虫旅馆”等复育自然栖息地,将公园分为蝴蝶观察区、森林观察区、昆虫观察区、亲水生物观察区与药用植物实验园等五大生态板块,让鸟虫蝶蛙等均成为公园的一员,与人为邻,塑造生态大运。

(龙岗融媒供图)

编辑 温静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窦延文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胡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