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林点“绿”成“金”:恩平红树林保护碳汇在深拍卖,成交价创全国新高

深圳特区报记者 秦绮蔚
2024-11-20 22:11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11月20日,恩平市镇海湾红树林保护碳汇在深圳成功拍卖。

作为深圳和恩平两市推动优质生态产品价值有效转化的生动实践,11月20日,恩平市镇海湾红树林保护碳汇在深圳成功拍卖,由深圳市中成机电工程有限公司竞得,并以336元/吨单价、1,986,768元总金额创下全国红树林保护碳汇单次拍卖纪录。

蜿蜒的海岸线上,约5600亩恩平市镇海湾红树林是珠三角连片面积最大的红树林。由恩平市人民政府主办、深圳交易集团承办的此次拍卖,标的为第一监测期5年内的恩平市镇海湾国有红树林保护碳汇量5913吨。6家竞拍企业经过105轮激烈角逐,决出标的最终归属。

竞得人深圳市中成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罗大海表示,参与此次竞拍,对红树林保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相信蓝碳产业也将获得更多市场认可和支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红树林、海草床、盐沼是国际认可的三大滨海蓝碳生态系统。深圳一直努力发挥市场化优势、金融创新能力、蓝碳专业技术力量,引领和推动红树林点“绿”成“金”,反哺湿地及生物多样性保护。

2023年9月,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牵头完成全国首单红树林保护碳汇拍卖,并以每吨485元的成交单价刷新全国碳汇市场最高价格。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签订《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红树林碳汇保险捐赠协议》,落地全国首单红树林碳汇指数保险。

拍卖会及签约仪式现场。

此后一年,深圳以红树林保护碳汇试点交易为依托,逐步建立健全蓝碳交易全周期管理模式,打造“可度量-可交易-可实现”的管理机制。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了全国首个自然资源领域红树林碳汇地方标准,指导和规范红树林碳汇评估。在2024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上,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与恩平市人民政府签署《蓝碳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合作框架协议》,携手推动蓝碳开发与跨区域合作。国际红树林中心(深圳),也被赋予建立健全开放包容、共建共享、合作共赢的红树林和滨海蓝碳生态系统国际合作机制的功能。

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组织,通过红树林碳汇开发交易,共建共享生态红利。仅2024年11月,深圳就有兴业银行深圳分行为企业以“碳”换“贷”,签约落地首笔红树林保护碳汇质押融资业务。深圳市广电公益基金会拟采购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树林保护碳汇量90吨。

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开拓自然资源碳汇市场,加快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把自然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优势。

(图源: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朱良骏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秦绮蔚)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