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交会现场,他们的“朋友圈”都扩大了|高交会观察

读特新闻记者 陈雯莉 文/图
2024-11-17 00:06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下一届我们还来。”

11月16日,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下称“高交会”)落下帷幕。据统计,三天累计入场专业观众突破40万人次,远超上届,意向成交金额(包括现场成交、投融资等)突破1200亿元,创历史之最。本届高交会上,来自高等院校的科研项目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焦点。在高等院校等科研机构与产业深度交流、实现科技创新成果具体应用上,高交会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外省扶贫小组在高交会看见了“土豆米”

把土豆做成米,会是什么样的味道?本届高交会上,由深圳大学食品科学与加工研究中心主任吴奇带领团队研发的土豆米项目,让观众品尝到了土豆变成米之后的滋味。记者在深圳大学展位看到,每到土豆米出锅的时候,许多观众都会被金黄色的米粒吸引目光,忍不住驻足围观和品尝。

据了解,土豆米是以新鲜马铃薯为主要原料,加入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辅料,使土豆米更富口感。研发团队融合了大分子物理和高聚物加工,聚焦在淀粉和植物蛋白等天然大分子的“全食物加工”,已经开发出节能减排、环境友好的新型食品加工技术,产品包括土豆米、素肉和全豆豆腐。

张权峰在高交会现场给观众展示土豆米。

“这是土豆米项目第二次亮相高交会。”参与土豆米项目研发的深圳大学食品科学与加工研究中心教师张权峰介绍说,土豆米项目第一次亮相高交会时就已收到许多关注,还收到了种植产业相关的企业投来了橄榄枝。今年,再次参加高交会的土豆米项目将迎来产业化阶段,力争今年底在深圳宝安区建立一条示范生产线,年产量达1000吨左右。

谈及土豆米项目的研发初衷,张权峰表示,土豆米不仅营养丰富,可以极大减轻胰岛负担,而且相比于稻米、小麦和新鲜土豆,土豆米的储藏成本更低、储存时间更久,使得土豆米可以成为国家战略储备粮。从乡村振兴、科技兴农的角度讲,土豆米还能为农民的土豆与玉米提供直接的市场,将原本为饲料的玉米变成食料,缓解贫困地区农民增收的问题。

张权峰告诉记者,得益于高交会的展示平台,不少观众关注到了土豆米项目的这些特点和优势。此次参展第二天,来自黑龙江的扶贫小组特地到展位了解土豆米项目,还有几家山西的企业也陆续前去咨询。因为山西的土豆种植有优势,杂粮产量比较丰富,所以需要解决原料的去处,提高粮食加工的附加值。

午饭时间也有多家意向企业寻求合作

“就在吃午饭的这段时间,已经有好几家有意向的企业来交流和加微信了。”当被问及参加本届高交会的收获时,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研究员李航感慨道。

据了解,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的前身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副校长罗智泉领衔的大数据信息处理及应用创新团队,2019年被正式授牌成为深圳市基础研究机构之一。本届高交会上,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展出了多种前沿技术,李航参与研发的现实网络模拟统计建模技术便是其中之一。

李航在高交会展位与观众交流。

李航介绍说,全球首创数据驱动的现实网络统计模拟技术框架SRCON,建立了物理机理引导与实测数据驱动的网络性能建模方法,提出了融合无导数优化和分布式优化的大规模5G网络参数调优算法,大幅提升现实5G网络性能,改变了无线网优工作模式。目前已应用于华为相关产品,并助力华为5G网络测评连续世界排名第一。

“很多人对网速快慢有直观的感受,但很少人知道其中的技术奥秘。这一次,我们通过高交会平台给大家展示了出来,吸引很多人关注。”李航表示,不少观众看到现实网络模拟统计建模技术后主动与他交流,有人想通过无人机搭载摄像头去识别植物,有人想将3D打印技术与扫描仪器结合自动针对患处打印石膏,也有人寻求解决通信方案。大家在现场短暂交流后都留下了联系方式,“高交会不仅能促成交易合作,更为推动高新技术发展创造了很多机会。”

外国观众自备翻译器咨询科技项目成果

“这不是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第一次参加高交会了,但这次比往年的规模更大。”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高级主管姚佳旭介绍说。

记者在现场看到,约80平方米的展位集纳了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在人工智能、集群智能、增材制造等前沿科技领域的27个成果,吸引不少观众驻足了解。其中,“钙钛矿量子点印刷显示墨水”“智能制造实验平台”“基于智能步态分析的无扰式抑郁症检测系统”及“连续碳纤维复合材料 3D 打印机”四项成果还在本届高交会上获得“优秀科研成果创新奖”。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展位吸引不少观众咨询和交流。(采访对象供图)

“这四个项目已经孵化成熟,有的已经投入实际应用。我们希望通过在高交会展出,进一步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同时也想向大家展示我们作为一所年轻的大学,在科技研发领域做出了哪些成果。”姚佳旭表示,这是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参加本届高交会的初衷与目标,现在都已经实现。

回想高交会期间的点滴,姚佳旭觉得“每一天都收获满满”。她对记者说,展位每一天都迎来了许多观众,包括企业人员、政府部门人员以及相关行业的科研人员。同时,还有不少来自伊朗、俄罗斯等国家的观众到展位咨询。他们的目的性比较强,一般都带着问题来,直接针对某个项目成果与项目负责人交换联系方式。“有一些母语不是英语的外国观众还带着翻译器,照着翻译与项目人员交流,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姚佳旭表示,高交会为高校科研成果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借此机会收到许多关注和认可,相信将会迎来更多合作机会,“下一届我们还来。”

编辑 钟诗婷 审读 张蕾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詹婉容

(作者:读特新闻记者 陈雯莉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