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加油!”此起彼伏的呐喊声响彻龙岗河,一场体育课上的拔河比赛引起路人驻足围观……原来,自今秋新学期以来,龙岗区外国语学校(集团)行知学校就把课堂“搬”到了龙岗河畔,让原本安静的龙岗河一下子热闹起来。
为了让教育回归本真、回归生活,行知学校推出的“行知畔课程”,旨在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自然,在没有“天花板”的空间里创造出无限可能。“行知畔课程”是行知学校结合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依托龙岗河畔的自然环境与生态资源,变换传统的教学场景,将课堂从教室“搬”到龙岗河畔的课程形式。该课程已延展到植物认知、动物观察、河道清理、体能运动、河畔写生等内容,融合了生物、地理、劳动、体育、美术等各个学科,以助推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提升素养,实现五育并举全面发展。
行至龙岗河沿岸,这里环境优美、动植物种类繁多,还有完善的运动休闲设施、丰富的生态资源,可谓“处处有知识,步步是课堂”。
该课程也与深圳“每周半天计划”高度契合。师生们常常在河畔来一场“微型马拉松”;和同学们一起寻找、观察河畔的动植物;捡拾落叶巧手拼贴,在美术的创意中感悟自然之韵;在河畔歌唱表达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师生们还把劳动课变成“护河行动”,清理沿河垃圾践行环保理念;更不要说清晨在河畔进行诗歌隔岸“大比拼”,品类丰富的社团也拥有了无限拓展空间……
在“行知畔课程”中,老师采用情境教学、项目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浸润式完成了真听、真看、真感受。
“从学生视角出发,打破空间壁垒,一种可以从不同层面激发他们创造力和求知欲的学习方式,比在教室讲授来得更实际。要让学生唤醒自己、突破自己,成为美好生活的创造者。”行知学校执行校长刘健表示,学校希望通过“行知畔课程”,向学生传达一种精神:即使身处有限的空间内,也要保持对广阔世界的向往。
据介绍,作为“行知畔课程”的重要环节,学校通过项目学习单、组内评价、课后实践、家长线上评价等多种方式,实现了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与能力提升情况的系统评估,从而得以不断优化课程设计与实施。
学校课程教学部负责人李创老师也表示,要充分借助学校的地缘优势,利用好龙岗河丰富的资源,让学生们热爱课堂、期待课堂、享受课堂。该校301班学生家长纷纷点赞:“这样的课程十分有意义,可以让孩子们成为课堂的主人,并从中收获学习的快乐。”
记者了解到,行知学校位于爱南路与吉祥路交会处,与龙岗河碧道直线距离仅100米,学校门口即小区,学生前往龙岗河畔无需穿越马路。同时,学校还联合社区和相关部门准备了详细的安全预案,为学生外出上课保驾护航。
编辑 秦天 审读 刘彦 二审 王雯 三审 潘未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