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大经济学科校长院长论坛共话“人工智能与经济学科发展”

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陈行 通讯员 曾滢滢 胡贞琦
2024-11-06 23:43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近日,百年中大经济学科校长院长论坛在中山大学举办。本次论坛的主题为“人工智能与经济学科发展”,围绕人工智能变革下的经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经济理论创新以及经济决策应用等方面展开深入研讨与交流。来自63所境内外高校的近百名校长、院长、资深专家参与此次论坛,探讨经济学科的未来发展,共庆中山大学世纪华诞。

开幕式由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院长林建浩主持,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杨清华和中山大学原副校长、经济与管理学部主任李善民致辞。杨清华指出,中山大学作为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综合性大学,具有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办学特征,立足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形成文理医工农艺综合发展的格局。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山大学始终致力于构建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中国特色社会科学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进一步推进有组织科研,推动跨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为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贡献更大力量。

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洪银兴围绕《“放得活”又“管得住”: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展开主旨演讲并指出,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他表示,要实现“放得活”关键在于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使各种生产要素能顺畅进入市场、维护公平而充分的竞争三个方面,“管得住”则要求政府必须对市场进行监管,弥补市场失灵。洪银兴从数据要素切入强调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和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对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意义。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汪寿阳以《也谈人工智能与经济学科发展》为主题演讲。他指出,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为经济学科的研究和发展带来新机会的同时也引发前所未有的问题和议题。一方面,人工智能可以作为经济学研究的人工辅助,在数据分析、编程辅导、数学推导等方面提供便利;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发展也为经济研究带来数据隐私及安全性等问题。

8大主题论坛也在中山大学展开,来自各兄弟院校的与会嘉宾共话经济学前沿理论与实践发展。本次主题论坛涵盖多个重要领域,深入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学科建设、数字经济时代的经济学理论创新、人工智能与经济学研究范式创新、新质生产力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宏观调控理论与实践创新、数字金融与实体经济、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以及不确定性中的对外开放与全球经济治理等。

中山大学原副校长、经济与管理学部主任李善民表示,本次论坛不仅是一场大学精神和创新思想的高端对话,更是一个分享智慧、凝聚共识、共谋发展的互动平台,为中山大学提供借鉴高等教育领域先进经验的机会,同时也为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搭建坚实桥梁。

(中山大学供图)

编辑 秦天 审读 刘彦 二审 王雯 三审 潘未末


(作者: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陈行 通讯员 曾滢滢 胡贞琦)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