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5日李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以患者为中心改善医疗服务,推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在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不仅能够有效解决患者看病难、看病负担重的问题,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推动各级医疗机构之间医疗资源整合、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共享以及实现医疗资源利用最大化。
以深圳为例,截至目前,深圳全市72家政府办医疗机构间基本实现检查检验结果互认,863家社康机构和5家社会办医院可共享调阅检查检验结果信息,极大地减轻了患者就医负担。但在实际落实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保障医疗检查结果互认的改革成果得以持续下去。
一、广东省加快推进医疗检查结果互认仍需重视的问题
一是医患之间信任与互信问题。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不仅解决患者“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同时极大提高患者的就诊效率。但是疾病的发生发展始终处于未知状态,且很多变化只能通过详细的检查检验才能发现并确定。每一个病例甚至同一个检测样本,不同的医生、不同医院的检测机构都会有不同的判断,对于下级医疗机构的检测检查报告是否存在误诊漏诊情况亦存在疑惑点。于患者而言,缺少专业的医疗知识,对于重复检验会心生疑惑,因此医患双方基于这种认知差异容易引发医患纠纷,这也是当前医疗检查结果互认落实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和挑战。
二是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范围、互认标准及时效问题。临床医生在接受其他医疗机构的检查检验结果时,明确的互认范围能提供准确的诊断意见。合理的互认范围为检查检验工作建立起一层安全罩,但是对于界定不明确的互认标准也会不可避免地引发一些医疗纠纷,从而导致医疗机构中结果互认工作开展不佳。此外,对于某些处于动态变化中的检查结果,尤其是重症急症患者,其身体各项指标随时都在发生变化,结果互认的时效性问题可能会影响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因此,在尊重临床情况的条件下,如何把握检查检验项目时效性的“真实界点”仍是当下值得思考的问题。
三是结果互认机构间的纳入准则及质量控制问题。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质量控制主要以各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为准,对于室间质量评价不合格者不纳入结果互认范围。室间质量评价往往只能够反映在检测当时的实验室情况,无法达到长期监控评价的效果。各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的能力和技术水平有一定的差异,故在检查检验过程中采取的方法也不同,甚至不同的检查检验仪器都会影响最终的结果,进而影响医生对于患者此前所做检查正确性和可信度的评估。
四是医疗机构利益分配及责任主体问题。医疗机构的运行需要一定成本,在进行结果互认工作时如果缺乏其他收入来源加以补贴,部分医疗机构会对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出现“软抵制”的现象,从而导致该项工作推进迟缓。同时检验检查结果互认的过程也暗含法律责任问题,结果互认意味着临床医生可能要根据非本院的检查检验报告作出相应的判断,一旦涉及漏诊误诊问题,就需承担法律责任,而这个责任主体应该由哪方承担,仍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及政策。
五是老年患者就医不懂操作以及患者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在调研中发现,来医院就医的患者还在两个方面存在顾虑。第一是老年患者就医不懂操作。第二是有很多患者担心自己的个人信息包括疾病数据等隐私信息会被泄露。
二、加快推进医疗检查结果互认的对策建议
一是创建良好的医患沟通环境,完善影像检查项目数字胶片和实体胶片的价格政策。医疗机构应加强主动向患者宣传医疗检查结果互认工作,在患者必须接受重复检查时,临床医生应及时向患者解释原因,加强医患双方互动沟通,减少无谓的误会和分歧。将“数字影像存储和获取”作为影像检查类项目内含事项,明确支持深圳市医学影像检查结果互认的影像检查价格项目服务内容,医疗机构不能提供上述服务的相应减收,实体胶片费用在患者知情同意前提下收取,充分保障患者个人信息权益,促进数字影像存储等服务的推广应用,更好支持检查结果互认。各公立医疗机构应严格遵守检查结果互认规则,规范收费。对于患者提供的已有检查结果符合互认条件、满足诊疗需要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不得重复进行检查。医务人员应当根据患者病情开具检查医嘱。对于符合互认条件的检查项目,不得以与其他项目打包等形式再次收取相关费用。检查结果即可满足诊疗需要的,医疗机构按门(急)诊诊查(察)收取相应的诊查(察)费,不额外收费。检查结果符合互认要求,但确需相应检查科室共同参与方可完成检查结果互认工作的,可在收取诊查(察)费的基础上参照本院执行的价格政策加收院内会诊费用。
二是根据互认范围,严格确定互认项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患者就诊期间有以下情况时,医生可选择对相关项目实施重新检查:(1)随着病情变化,患者的检查检验结果与其症状、疾病诊断不相符,难以满足临床诊疗需求的;(2)检查检验结果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变化较快的;(3)检查检验项目对于病人治疗影响较大的(如进行手术、输血等重大医疗措施前);(4)病人处于急诊、抢救等紧急状态下的;(5)涉及司法、伤残及病退等鉴定评估的;(6)其他情形确需复查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前提是必须保障患者的安全,因此在规定的互认范围内,根据病例进一步完善互认项目,在实际诊疗中,医生以患者的诊疗情况为基础,综合考虑是否进行重复检查,确保患者检查检验结果的准确度和一致性。此外,明确的互认标准也是推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顺利落实的基础,因此,通过制定相关法规,制定明确的互认标准,更便于各级医疗机构实施互认工作。
三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实时质量监控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在线监控评价平台,以能够长期实时监测各参与质量评估医疗机构检查检验实验室的室间质量。建立完善的检查检验项目评测指标体系和质量监督管理办法,质控机构应强化对区域内医疗机构检查检验项目的质量监督管理,定期对参与结果互认的实验室进行室间质量评价,规范结果互认医疗机构的纳入标准,及早发现评价不合格的医疗机构,进而提高检查检验项目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四是完善医院运行机制,明确互认责任主体。医疗保障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推动付费方式改革,指导医疗机构主动管理成本核算,强化对医院业务活动的纵向分析和横向对比,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基金使用绩效评价制度和绩效激励机制。同时,科学合理制定医疗保险基金费用总量计划,不因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调减区域总额预算和单个医疗机构费用预算总额。这一方面保证了医疗机构的科学合理运营,另一方面也鼓励各医疗机构推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对于医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行业规范,恪守医德,科学合理诊治病人,努力提高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对符合条件的检查检验结果能认尽认。在实际工作中,医务人员对患者的检查检验报告产生疑问时,应及时与报告单位进行核对,结合患者的病情作出相应判断,在自己的法律责任范围内,从减少患者的诊疗支出出发,做到能认尽认。
五是更好地便利老年患者就医,加强患者个人信息安全管理。保留足够多的线下渠道和现场引导服务,确保每一层级、每一类人群都能得到优质医疗服务。同时除了要强调做好服务外,还需将精力投入如何进一步强化网络和数据安全上,强化医疗健康数据保护“防泄漏”。加强数据安全管理,依法依规对数据的产生、传输、存储、使用、共享、销毁等实行生命周期安全管理,提高数据安全防护能力和个人隐私的保护力度。运用加密二维码技术,通过授权访问机制,来保护患者隐私。
本报告系广东省社科规划项目GD24CYJ55、深圳市社会科学院专项科研项目“数字社会:国际视野下的源起、发展和展望” (项目编号:2024AB003)阶段性研究成果。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国庆的红漫过鹏城街巷,中秋的月挂在深圳湾的夜空,这个双节,不必复杂,只需一次简单的 “比心”,就能把对祖国的赤诚、对家人的思念,装进深圳的每一处风景里。无论你在深圳何处,用手势“比心”,让国庆、中秋元素入镜,拍一张照片、剪段创意短视频,或是写下拍照打卡图文攻略,带话题分享出来,让你对祖国的爱、对家人的情,被更多人看见! 【本期话题】#双节在深比心祖国#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0月8日 【活动奖励】优质内容可获得“深圳盒子”、读特客户端开屏展示机会
#双节在深比心祖国#10月1日早上,众多市民来到梅沙尖迎接日出,当朝阳冉冉升起的时候,人们用力挥舞的五星红旗与之交相辉映。这一刻,真挚的爱国热情具像化了
国庆假期喜喜洋洋🇨🇳💐
家乡小吃DIY-粿汁皮+蒜头油 蒸排骨 炒萝卜干 小香芹 辣椒油
来成都,这里是我必打卡的地方[得意]环保超市就今天开一天,然后从一号到八号放假,赶紧来买点东西。那么多超市,独爱这个全球唯一一家邮购的环保超市,平常来不了实体店,就在网上购买,它和顺丰合作,方便快捷,早上刚刚开门居然这么多人[强]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