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两军在库尔斯克的作战或将迎来生死决战。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10月2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在库尔斯克州被俄军包围的乌克兰军队已经失去指挥,许多乌军人员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已被俄军包围。此前一天,普京表示,俄军在接触线所有地段向前推进。约2000名乌克兰军人被包围在库尔斯克州。
从8月6日,乌军跨境袭击俄罗斯控制上千平方公里土地后,俄乌两军在这一地区“厮杀”了两个多月,现在战况如何?如果真的有外国军队参战,对库尔斯克战局又有何影响?
现在战局如何?
8月6日,乌克兰对俄罗斯库尔斯克州展开了一次精心策划的跨境行动。在这次行动之前,乌军依靠无人机侦察和北约情报支援,对库尔斯克州进行了详细的侦察,军力部署也进行了较为充分的准备,集结了本国近9个旅(有先遣部队、主力部队和后备部队)和一定数量的雇佣军。行动开始后,首先向库尔斯克州方向的俄军空军基地、指挥所等重要机构发动无人机和远程导弹打击,并进行大规模炮击,乌克兰先遣部队和雇佣军跨越国境攻入俄罗斯库尔斯克州苏贾和科列涅沃地区。这是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乌克兰正规军首次越过边境线大规模进攻俄罗斯本土。
最初,参与越境攻击俄罗斯库尔斯克州的乌军至少有9个乌克兰旅,包括进攻卫队第1旅、22机械旅、61机械旅、80空突旅、82空突旅、92突击旅、95空突旅、115机械旅和129国土旅(注:参战的每个旅并非满编,不少旅只抽调了部分兵力参加库尔斯克州的作战),其中第一波进入库尔斯克州的乌军人数约为1.2万人,后备部队大约有1万人。
由于俄军准备不足,驻守库尔斯克州的军队主要是边防部队,缺乏重武器的边防部队很难抵御乌军的重装部队,不到10天,乌克兰军队就控制了库尔斯克州82个定居点,面积达1150平方公里,纵深达35公里。按照乌克兰官方的说法,乌军最后在该州控制了约1200平方公里的土地,100处定居点。猝不及防的俄军一方面且战且退,组织防御,另一方面从多个方向调兵遣将,支援库尔斯克州的战事。
在稳住阵脚后,俄军开始反攻,在库尔斯克反攻作战力量中,除了边防部队、雇佣军以及义务兵,俄军还投入了众多精锐部队:俄军第155海军陆战旅、第40海军陆战旅、第106空降师、第72摩步师、第810海军陆战旅,甚至总参谋部直属的第22特种兵旅也陆续参战。随着增援部队的到来,俄军逐渐有了兵力优势。根据估计,俄军在这一区域有三倍以上的兵力优势,并且得到了空天军的火力支援。
从库尔斯克州的战况来看,从8月6日到9月12日,俄军的反攻非常微弱,主要作战目的是迟滞乌军的进攻势头和兵力集结,为后续反攻做准备。美国评估称,俄罗斯需要多达20个旅(约5万人)才可能将乌克兰军队彻底赶出库尔斯克;美国国防部发言人帕特·莱德曾在9月12日表示,俄罗斯迄今为止的反攻行动“微不足道”。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俄军需要在东部战线和库尔斯克州的作战之间进行平衡,加上兵力集结和部署需要时间,因此,真正反攻作战主要是在9月中旬展开。
经过一个多月的反攻,俄罗斯军队已经收复了近一半领土的控制权,也就是说乌军现在控制的面积为500多平方公里。这个从乌军官方的战报中也能感受到前线的压力。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24日发布战报称,截至当天下午,前线地区发生101次战斗。前线局势依然严峻,俄军利用其人力和装备优势,不断向乌军阵地发起进攻。在哈尔科夫、库皮扬斯克、波克罗夫斯克、库拉霍沃等地区,乌军正在采取一切措施阻止俄军进攻。此外,乌军在库尔斯克地区的行动仍在继续。
战役决战与关键变量
对于袭击俄库尔斯克州的目的,乌克兰官方层面的说法是设立缓冲区,但这一区域俄军并没有发动大规模进攻的迹象,缓冲区的说法令人费解。后面乌方承认乌克兰突袭库尔斯克的主要目的是转移俄罗斯军队对乌东重镇波克罗夫斯克的进攻,这是乌克兰军队的一个重要后勤枢纽,也就是“围魏救赵”。还有分析称,另外一个目的是控制库尔斯克州的核电站,将其作为后续谈判的“一个重要筹码”。
然而,“围魏救赵”的目的现在看并没有实现,俄军加紧东线的攻势,对库尔斯克州的作战甚至没有明确将乌军打出领土的时间节点,也就是不寻求速战速决。对于乌克兰方面来说,现在如果轻易撤退,政治上和军事上带来的负面影响又无法承受,随着俄军反攻的到来,乌军也调兵遣将继续往库尔斯克方向增兵,双方在库尔斯克方向又开展了惨烈的消耗战和阵地战。乌克兰军队的高层指挥部已经做出了战略调整,决定将第116旅以及第145和第148旅的部分兵力从库拉霍夫前线转移至库尔斯克地区。
据俄塔斯社10月20日的报道,乌克兰特种部队指挥官透露,乌军在库尔斯克的兵力已经增至14个旅,并且有大量外国雇佣兵加入战斗。这一行动标志着乌克兰军队在短短十天内,将兵力从8个旅扩充至14个旅,以应对俄军的反攻。
现在,在库尔斯克方向,马来亚洛克尼亚和维克托罗夫卡两个村庄成为了双方争夺的焦点。马来亚洛克尼亚村目前处于乌军的控制之下,维克托罗夫卡的战况也非常复杂,双方展开激烈争夺,乌军从苏贾赶来的援军进一步加强了这些阵地的防御,使得俄军在该地区的攻势受到了阻碍。
根据相关分析,俄总统所说的乌军2000人被包围的地方应该指的是被困在波格雷布基、玛丽耶夫卡、克鲁格伦科和奥尔洛夫卡村庄内。这里面大概有三个营的乌军部队,三面被包围,另一面没有被包围的方向会遭到航空兵、无人机和火炮的拦阻,这也意味着所有补给和撤退路线都受到火力控制,没有足够的运输工具可以撤离,如果要撤退,主要靠双脚,情况对乌军来说非常不妙。
现在,乌军一方面从其他战线抽调兵力巩固防线,并且找机会进攻,另一方面动用自杀式无人机对俄军后方战略目标进行打击,迟滞俄军进攻。俄军则是在空天军的支援下,加紧进攻,控制战略要地,寻求这一区域战役决战的机会,并且寻求向库尔斯克部署更多的兵力,扩大兵力优势。
现在最关键的是俄罗斯是否能得到上万人的外国支援,最近这方面的新闻报道不少,有些消息真假难辨,有些官方的表态则三缄其口,真相如何,不得而知。如果俄罗斯真的能获得这一支援并且投入库尔斯克战场,这将是这一战场的重要变量,很可能影响即将迎来的战役决战的走向,值得关注。
编辑 张克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关越 三审 郑蔚珩
读特热榜
1听劝!来深圳就走这条线:先看黄金树,再去水贝“搬金山”,财运UP!|下午茶
2网友反映“深圳地铁车厢有异味”,深铁最新回应→
3大连一高校被曝全员停发工资,学校被执行总金额超35亿元,校方最新回应|有料
4深圳+1!广东5所高校正式获批推免资格
5已加强为台风级!“剑鱼”预计24日下午到傍晚在海南岛三亚登陆|持续关注
68月24日见证!深圳AI骨科机器人在西藏那曲挑战“新高度”
7首单成交!深圳市内免税店试营业迎来开门红
82500斤鳄鱼拍卖需“自行捕捞”?法院:特殊财产,有严格管理规定
9台风“剑鱼”生成!深圳发布全市台风白色预警信号,广东启动防风Ⅳ级应急响应
10央视关注:“圳式温柔”!全网刷屏的13元退款,后续来了→
IN视频
鹏友圈
45载圳青春!用镜头捕捉深圳的活力与温度——不管是现代化天际线、山海连城的自然生态,还是深圳人的奋斗瞬间、科技园区的创新活力,都能拍成大片参赛~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45载圳青春#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团队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报家生活秀——记录身边的温馨日常!家里娃的萌趣瞬间、爸妈的生活智慧、毛孩子的搞笑名场面,随手一拍都是暖心好素材,个人赛等你来秀~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报家生活秀#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00:31
54.#报家生活秀#欢迎收听深圳人的一天!
#深圳有“咖”味#开奖啦!咖啡展兑换门票流程看这里~ 本期活动获奖名单:192***478、陈一丹、夏日晴空、常相思、漫漫、爱摄影爱生活、我是一颗糖、Cecilia、橘子不是唯一水果 恭喜以上用户获得【咖啡展门票*2张】奖励,门票兑换二维码将以短信形式发放,请注意查收~ 兑换流程(参考下图):进入小程序——我要购票——咖啡展早鸟票——点击报名——点选单日票(88元)添加购票人——填写优惠码——0元购买 温馨提示:请于8月21日前完成兑换,逾期不予补发。
05:20
27.【45载圳青春】-【个人】-【短视频】-【一个人的雷达站】#45载圳青春#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