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保”和“价保”只能二选一?这届“双11” 到底怎么玩 | 网事

读特新闻记者 吴佳妙
2024-10-22 17:58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律师:平台应加强规则的合理性和透明度

正值“双11”购物节大促,国家提供的家电补贴政策(以下简称“国保”)与电商平台促销叠加,引发了消费者关注。然而,有消费者在购买享受政府补贴的家电后,在使用“商品价格保护”服务(以下简称“价保”)的过程中要么遇到了核算价格不一,要么被“已使用国补”为由拒绝价保。

“国保”和“价保”只能二选一?

消费者遭遇价保难题,平台核算金额前后差约两千元

来自深圳的吴女士(化名)告诉读特新闻记者,其于9月26日在京东平台上购买了一套海尔洗衣机和烘干机组合,并使用了国补优惠约1500元,商品最终到手约6100元。吴女士表示,“我咨询过客服,客服表示该商品享有30天价保,让我放心。谁知后面因为这个价保我要跟平台拉扯大半个月。”

吴女士购买记录。

10月14日,正值电商平台“双11”活动启动之际,吴女士发现其购买的商品价格大幅下跌,差价高达约2400元,于是向平台提出价保诉求。吴女士透露:“起初客服计算的差价与我计算的2400元一致,但客服表示因金额较大需向上级汇报才能确认。”经过多次电话沟通后,客服最终只同意补差价约505元。吴女士要求客服提供计算方法,却遭到了拒绝。

对此,吴女士表示非常不理解,认为平台对价保的核算前后不一,存在故意拖延和推诿责任的行为,损害了消费者权益。据吴女士介绍,平台前后和其协商了多次,最开始差价为2400元,但16日上午客服告知其应为1005元。在吴女士不接受该结果后,客服又再次向上反馈,结果16日晚上变成526元,到18日晚更是直接变成505元。目前,吴女士已向北京12315消费者热线反映该情况,但暂时仍无回应。

平台多次向吴女士更改差价金额。

据京东官网,“商品价格保护”服务是指用户在京东开放平台购买带有“7天价保”/“15天价保”/“30天价保”/“90天价保”/“180天价保”/“365天价保”服务标识的商品后,商家承诺在用户下单后对应服务时效内,若因商家调整同一SKU价格,出现商品京东价发生降价情形,用户可以在客户端一键申请价格保护,由系统工具自动计算返还差价。

国保商品不适用价保?网友直呼:玩不起!

据悉,今年8月,商务部等4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家电以旧换新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对个人消费者购买2级及以上能效或水效标准的冰箱、洗衣机、电视、空调等8类家电产品给予以旧换新补贴,补贴标准为产品最终销售价格的15%;对购买1级及以上能效或水效的产品,额外再给予产品最终销售价格5%的补贴。每位消费者每类产品可补贴1件,每件补贴不超过2000元。

社交平台上网友分享价保的艰难过程。

读特新闻记者梳理发现,社交平台上有多名消费者反映遭遇类似情况,因正值“双11”,许多消费者在京东平台使用国补后,不久就发现商品原价大幅降低。有消费者在发现降价后便申请价保,有的能申请成功,但有的却被京东客服以订单“使用了国家补贴政策”而拒绝。为此,更有成功价保的消费者在网上分享了自己申请过程的干货,引发不少讨论。

有网友反映价保还要“看客服”。

而在京东平台,关于国补商品是否支持价保的问题,平台显示:“因政府补贴活动导致的降价,不支持价格保护。”对此也有网友指出, 降价的商品并不是因为国补才降价,而是商品本身原价降价,不理解平台为何能以“原先订单使用了国补”拒绝价保。

价保的标准是什么?价保核算的方式是否有统一标准?10月21日,读特新闻记者致电京东平台,官方客服在记录完问题后称会有专员进行回应,但截至记者发稿前,京东仍未做任何回应。

律师:呼吁平台加强规则透明度

北京市道可特(深圳)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齐秦在接受读特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价保政策是平台对消费者的一项要约,消费者购买并完成支付的行为是对该要约的全部条件承诺,买卖合同即刻成立,价保政策属于网购买卖合同内容的一部分。

齐秦进一步强调,如果京东平台违反了价保政策,降低了商品价格,那么平台就应该承担退还差价的责任,并需要为相关的违约行为负责。而如果平台存在价格欺诈的行为,那么消费者完全有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要求平台提供惩罚性的赔偿。

对于消费者在遇到平台拒绝价保或对价保计算方式存疑时,齐秦建议消费者可将交易订单信息,价保承诺宣传界面,价格变动记录,客服聊天记录等有关的信息进行截图保存,然后投诉至平台,同时消费者还可以向市监局相关部门反映,拨打12315服务热线进行消费者维权。

齐秦指出,此次争议的焦点在于消费者所购买的商品是否符合价保规则,以及京东平台是否对价保规则进行了充分的提示。如果消费者购买的商品不符合价保政策,那么他们就无法享受退还差价的权益。而如果京东平台没有尽到提示义务或者不当降价,那么平台就需要承担违约责任。

“此次争议焦点在于,消费者所选购的商品是否满足价保规则,京东平台对于价保规则作了充分的提示。”齐秦呼吁,对于平台来说,应该加强价保规则的合理性,透明性,在制定价保规则政策时应当充分考虑消费者的实际权益,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明确提示商品的价保服务的关键信息,同时在履行价保服务过程中遵守诚实信用原则,透明价保计算公式,遵守平台监管流程,让消费者充分享受到价保服务以及面对申请退还差价时,得到合理公正的结果。

编辑 高原 审读 张蕾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刘思敏

(作者:读特新闻记者 吴佳妙)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