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航空航天产业越发“强壮” 增速位列新兴产业首位

读特记者 闻坤
2017-11-20 08:25
摘要

光启马丁飞行包、智慧城市空间大数据平台“云端”号、中国首个临近空间商用平台“旅行者”、轻准科技的侦察无人机、华讯方舟的城市净空系统……记者昨日采访看到,本届高交会上,深圳航空航天产业领域的前沿技术及高科技成果集中亮相,为展会增添更多亮色。

光启马丁飞行包、智慧城市空间大数据平台“云端”号、中国首个临近空间商用平台“旅行者”、轻准科技的侦察无人机、华讯方舟的城市净空系统……记者昨日采访看到,本届高交会上,深圳航空航天产业领域的前沿技术及高科技成果集中亮相,为展会增添更多亮色。

深圳作为中国最具市场活力的创新之城,伴随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快速发展取得瞩目的成就。近年来,深圳紧紧抓住我国大力发展航空航天产业的机遇,重点扶持航空电子、卫星导航、无人机、航空航天材料、精密制造技术及装备、微小卫星、航天生态控制与健康监测和通用航空现代服务等八大航空航天产业领域,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数据显示,深圳航空航天产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比重7.7%,高于其它产业水平,研发人员比重超20%,涌现一批行业领先的创新企业。

名企荟萃,强势升空,深圳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国际话语权不断增强。民用无人机“巨无霸”大疆,占据全球70%的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份额;芯思杰自主研发光芯片,打破国外垄断,“中国芯”成功进入航空航天核心领域;万泽在高温合金设计、制备、检测等方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在航空发动机叶片精密铸造、合金硫含量控制等技术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华讯方舟入选“全球卫星竞争力TOP10公司”。

借高交会牵线搭桥,汇聚世界顶尖航空航天技术落地深圳。今年初,光启集团宣布入股英国技术发动机公司Gilo,促成此次牵手的正是两家公司在2015年高交会的一次“邂逅”。光启相关负责人表示,双方将共同开发航天技术,并将新技术商业化。升级后的飞行包、转子发动机、动力滑翔伞正在本届高交会展出。

深圳航空航天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在一些领域已实现领跑,由深圳企业牵头或参与制定行业标准日益增多。深标院成立无人机产业标准与知识产权联盟,制定多项标准;一电科技成为《无人飞行器系统》军用标准起草的企业,也是唯一参与公安部警用《无人飞行器系统》行业标准起草制定的企业,并参与制定了《深圳市航空航天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科比特牵头制定无人机领域相关标准;多尼卡参编民航局3项行业标准。

目前,深圳航空航天产业创新生态日趋完善,产业规模快速扩大。2016年,深圳航空航天产业规模超过800亿元,同比增长17%;今年前三季度,航空航天产业增加值达到104.74亿元,同比增长40.2%,增速位列所有新兴产业第一位。

见习编辑 李林夕

(作者:读特记者 闻坤)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