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晚,以“文学拥抱时代 阅读照亮人生”为主题的第九届北京十月文学月在京圆满落幕。作为2024北京文化论坛重要配套活动,一个多月来,六十余场文化活动联动京津冀三地及上海分会场,近百位享誉文坛的作家、评论家、学者与广大读者共襄盛举,彰显新时代北京文学繁荣发展的靓丽风景与蓬勃生机。未来一个月,“歌以咏志 星汉灿烂——新时代文学成就展”“‘三红一创 青山保林’红色经典展”等面向大众的文学活动还将在北京全市范围内陆续开展。
名家和新品佳作集中亮相
本届文学月期间,王蒙、李敬泽、吴义勤、邱华栋、白烨、阎晶明、孟繁华、曹文轩、叶兆言、孔枝泳、黎紫书、乔叶、徐则臣、石一枫等近百位海内外名家会聚北京,畅谈关于文学,关于文学与时代,关于文学与北京话题。
同时,北京出版集团出版的专业文艺批评刊物《北京文艺评论》亮相。这本填补首都文艺评论期刊空白的新刊,满载着文学人的期待。正如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敬泽所言,“着眼于当下、着眼于未来,更要有大文化、大文艺视野,观察新现象、提出新问题。”
在“乘风北上——京津冀文学十年”2024北京文学论坛上,李洱、尹学芸、关仁山等三地作家、评论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话京津冀文学十年成就,共同探索文学创作的新境界,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新的文学力量。
此外,“百年文学中的北京”书系、“艺文北京”丛书,以及《我与地坛(2024典藏版)》《璩家花园》《小说中的北京·新北京人》《我爱北京——2024全球青少年征文优秀作品集》《白露春分》《南船北马走天下》《扬兮镇诗篇》《山月当归》等一批新品佳作集中与读者见面,充分彰显北京文学的繁荣景象。
在第九届北京十月文学月闭幕式暨十月文学之夜活动现场,《茶馆》《雷雨》《荷花淀》《俗世奇人》《花猫三丫上房了》《我与地坛》《永远有多远》《北上》《宝水》等京津冀三地文学精品更经过艺术改编,以戏剧、戏曲、音乐剧、情景诵读、歌舞表演等不同文艺形式,生动呈现经典文学作品在新时代的永恒魅力。
文学点亮青春
十月文学月期间,北京“16+1”区文学活动如火如荼开展;北京“四大书城”及Pageone、单向空间等特色书店联动推出文学好书惠民展销、阅读活动等,成为吸引读者关注的文学风景。同时,首次设置的“十月文学月·上海分会场”举行期间,石一枫、乔叶、姚鄂梅等“十月”作家亮相;“十月名家推荐书单”、“十月”品牌文学成果特色展陈吸引上海市民纷纷“打卡”。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十月文学月通过活动、论坛、讲堂等多元形式,展现了青年文学的美好愿景。
开幕式上,“人民艺术家”王蒙动情地鼓励青年作家珍惜和热爱生活,以青春之笔努力为人民创作。第三届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计划主题论坛上,魏思孝、龚万莹、杜梨三位入选青年作家共同抒发扎根生活沃土、勇攀文学高峰的情怀。连日来,更有众多青年作家、诗人、青年文学工作者亮相,表达他们对文学的真挚热爱。
“‘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之“名家讲经典”系列活动中,阎晶明、张莉、徐则臣三位大家与千余位青年师生畅谈文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16所高校文学社团代表来到报国寺、宣南文化博物馆、十月文学院,一同感悟首都文脉,凝聚起中国诗歌的青春力量。
为国际文学交流树立新的典范
北京十月文学月创办以来,国际交流始终是每年如约而至的重要内容。
亚洲作家如何书写世界?“亚洲小说家笔下的女性力量”对谈、“《远海》新书分享会”等活动中,韩国作家孔枝泳、马来西亚作家黎紫书与中国作家乔叶、辽京、徐丽红等共同为亚洲文学发出有力的声音。
外国留学生们喜欢读什么书?“在文学中看见世界”读书分享会上,来自柬埔寨的周恒心(Chou Kakada)说:“希望我可以像《西游记》中的齐天大圣一样,一样具有英雄气概,勇于面对挑战。”
华侨华人青少年如何讲述北京故事?《我爱北京——2024全球青少年征文优秀作品集》里,来自中国、美国、德国、巴基斯坦、马来西亚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孩子们用生动丰盈的笔触,完成了对北京的表白。
文学月举办期间,北京出版集团还携“十月”文学好书前往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交流访问,参展西班牙国际图书博览会,共谋全球化出版合作,取得多项签约成果。不仅如此,“十月作家居住地•吉隆坡”项目推动中国作家乔叶、马来西亚作家黎紫书实现双向互访,让双方在更开阔的文学视野中汲取灵感养分;北京学者、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受邀担任马来西亚第十七届“花踪文学奖·马华文学大奖”评委并出席颁奖典礼,这是中国大陆文学编辑首次亮相“花踪文学奖”舞台,为国际文学交流树立了新的典范。
(主办方供图)
编辑 李斌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闻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