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城市总体规划怎样搞?龙岗50名社区居民代表提建议

读特记者 邸继勇 通讯员 易萃玲 朱咏霞
2017-11-19 18:41
摘要

龙岗区委书记张勇表示,城市总体规划需结合理论与实践,深入了解龙岗的现实基础,明确龙岗的优势和短板,旗帜鲜明地将龙岗打造为东部中心,明确其内涵,发挥龙岗辐射惠州、部分东莞城区、河源、深汕合作区的作用,带动周边区域发展;

18日,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公众参与工作坊——第五场活动来到龙岗,活动邀请了来自社区、企业、社会科学研究和媒体等不同领域的50名市民代表,对深圳、龙岗的未来规划及美好蓝图建言献策。

在活动现场,市人大代表张春杰认为,龙岗要坚定不移的实施东进战略,提升龙岗—坪山城市能级,并将其打造为比肩罗湖—福田中心、前海—宝安中心的深圳东部中心,并与这两个中心错位发展,打造成为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承担科技产业创新转型的职能,成为城市发展的第三极。

规划评论员、规划研究学者王林认为,深圳应该依托“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定位为“一带一路”先锋城市、国际文化先锋城市、全国协同共建先锋城市、国际生态文明城市。龙岗应依托东进战略,加强与深港合作区、深山合作区以及河源等对口帮扶地区的合作;将更多地文、教、体、卫等公共资源向龙岗倾斜,并依托龙岗国际大学园和客家文化打造问题教育示范基地、多个国家级客家文化小镇。

龙岗区政协常委叶伟清认为,要留住龙岗客家文化底蕴,加大对古建筑的活化利用,龙岗河将成为引领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空间。同时,可以借鉴日本、香港等高度建成区的开发模式,加强地上、地下空间的利用。

龙城街道愉园社区综合党委书记陈科峰在参会之前征集了社区50名居民代表的意见,提出要增大深圳东部地区的轨道交通密度,并做好不同交通方式的无缝接驳;打通龙岗中心城绿道与骑行的交通微循环;建设立体式地下自行车停放点,支持有条件的小区建设立体式公共停车场。

来自企业的代表认为,在轨道交通的建设方面要强化规划对需求的引导;形成成熟的片区统筹机制和利益机制,促进多规合一的落实;城市空间方面建议在总开发强度不变的情况下,考虑在同一区域不同地块之间进行容积率转移,避免楼层一样高,同时释放更多的公共空间;参照日本、新加坡的模式,增设图书馆、书店、画廊等文化空间,提升城市品质;现有的规范和政策创新跟不上社会的发展,如政策或规范的落后限制了立体城市及地下空间的打造。

龙岗区委书记张勇表示,城市总体规划需结合理论与实践,深入了解龙岗的现实基础,明确龙岗的优势和短板,旗帜鲜明地将龙岗打造为东部中心,明确其内涵,发挥龙岗辐射惠州、部分东莞城区、河源、深汕合作区的作用,带动周边区域发展;围绕龙岗打造东部中心的定位,在总规中对轨道交通、道路交通、公交线网及场站的规划、民生服务进行清晰地描述,以更好地指导下层次规划。

编辑 刘彦

(作者:读特记者 邸继勇 通讯员 易萃玲 朱咏霞)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