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象征着尊老和团圆的重阳佳节,习近平主席在北京集体会见出席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70周年纪念活动的外方嘉宾。
这些长期致力于对华友好事业的外方嘉宾,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老朋友。
泰国前国会主席颇钦表示:“作为一个国家,中国摆脱了贫困,中国的快速发展为许多发展中国家点亮了希望的灯塔。”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说:“鼓岭的历史告诉我们,来自不同国家、文化背景的人们,虽然存在差异,但可以携手建立友谊,并代代相传。”
“大家的讲话让我想起一位外国朋友曾对我说过,‘友谊可是件大事,一个友谊的世界才可能是和平的世界’。正是人民友好的涓涓细流,汇聚起了促进世界和平和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磅礴力量。”习近平主席说。
△2024年10月11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集体会见出席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70周年纪念活动的外方嘉宾。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对于如何发挥民间外交独特作用,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主席从三个方面提出倡议——
以“同球共济”的精神,凝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广泛共识;
以合作共赢的理念,汇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合力;
以开放包容的胸襟,绘就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画卷。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习近平主席历来十分重视中外民间友好,在出国访问行程中、在接见来访人士时、在与民间团体和个人的书信往来中,亲力亲为推进人民友好的伟大事业。
△2024年6月26日,2024年“鼓岭缘”中美青年交流周系列活动之一的中华传统非遗展演活动在福建福州海峡青年交流中心举行。
今年6月,2024年“鼓岭缘”中美青年交流周在福建福州开幕。习近平主席致贺信指出:“ 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中美关系的未来在青年。希望你们深入交流、增进友谊,相知相亲、携手同行,把中美友好传承下去,为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贡献力量,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共筑和平、共促进步、共创繁荣。”
跨越百年的鼓岭情缘是中美人民友好交往的一段佳话,证明中美两国人民完全可以跨越制度、文化、语言的差异,建立起深厚的友谊。
今年7月,在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几内亚比绍总统恩巴洛会谈时,习近平主席专门提及,几内亚比绍国歌由国父卡布拉尔作词、中国作曲家晓河谱曲,这是两国交往史上的一段佳话,也是两国人民深厚友谊的见证。9月,同习近平主席会见时,恩巴洛总统再次深情回应:“中国人为我们的国歌谱曲,当我们谈到国父的时候也会想到中国。几内亚比绍永远是中国值得信任的朋友。”
赤道几内亚,一个人口不到200万的非洲国家,在自身发展仍需帮助的情况下,主动向中国伸出援手——2008年,赤道几内亚向四川汶川地震灾区捐款200万欧元,向兄弟的中国政府和人民表达深切慰问和坚定支持;2015年,奥比昂总统在访华期间宣布,为云南金平县捐资建设一所小学,以感谢中方长期帮助赤道几内亚的发展。正如习近平主席常常讲的那句话:“中非是风雨同舟、守望相助的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
△2021年6月2日,湖北大学的学生们为参加上海合作组织民间友好论坛的部分驻华使节及嘉宾进行太极拳表演。
2020年11月,习近平主席提出举办上海合作组织民间友好论坛的倡议,得到上合组织各成员国热烈响应和积极支持。第二年6月,首次上海合作组织民间友好论坛在湖北武汉举行。习近平主席致贺信表示:“希望各方秉持‘上海精神’,坚守初心,同舟共济,守望相助,深化合作。要发挥民间外交优势,拓宽各国人民心灵沟通渠道,为上海合作组织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在2022年9月上合组织撒马尔罕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举办友好城市论坛,进一步丰富了上合组织推动民间友好合作的内涵。
哈萨克斯坦的一段温暖经历,激发了中国音乐家冼星海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在陕西支援抗击疫情的哈萨克斯坦小伙马文轩的一句“我是外国人,但不是外人”,感动了无数中国人;乌兹别克斯坦汉学家将中国著名作家老舍的《猫城记》翻译成乌兹别克语出版发行……习近平主席通过一个个民间友好故事,唤起中国同中亚国家人民的美好记忆,拉近彼此距离。
△2018年5月,哈萨克斯坦青年鲁斯兰在北京红十字血液研究所献血。在中国留学期间,鲁斯兰多次献出稀有的RH阴性血。
有梦想,有追求,有奋斗,一切都有可能。
2014年,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习近平主席表示,中国人民有梦想,世界各国人民有梦想,这将给世界带来无限生机和美好前景。
10多年来,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就是为了推动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为各国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在这次会见外方嘉宾时,习主席指出,中方愿本着合作共赢理念,不断以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同各方一道,努力推动实现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世界现代化,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位于云南金平县的中国—赤道几内亚友谊小学
民心相通是最基础、最坚实、最持久的互联互通。
回首来时路,中国取得的各方面成就都离不开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今天,面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这一时代课题,中国愿同各国朋友一道,以友为桥、以心相交,不断深化中外民间友好,共同为子孙后代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张蕾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彭健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国庆的红漫过鹏城街巷,中秋的月挂在深圳湾的夜空,这个双节,不必复杂,只需一次简单的 “比心”,就能把对祖国的赤诚、对家人的思念,装进深圳的每一处风景里。无论你在深圳何处,用手势“比心”,让国庆、中秋元素入镜,拍一张照片、剪段创意短视频,或是写下拍照打卡图文攻略,带话题分享出来,让你对祖国的爱、对家人的情,被更多人看见! 【本期话题】#双节在深比心祖国#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0月8日 【活动奖励】优质内容可获得“深圳盒子”、读特客户端开屏展示机会
00:03
#读特小记者#小镇上的风景
乡间小路
01:04
俯瞰蚝乡湖公园 中摄在线(记者 黄建华)图为10月2日拍摄于蚝乡湖公园,该公园位于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画面中能看到公园内有大片葱郁的绿地、波光粼粼的湖水,周边分布着多样的建筑,远处林立着高楼大厦,整体呈现出自然景观与城市风貌相融合的景象,展现出独特的城市生态之美。 据了解, 公园以"碧城枢纽·蚝乡新生"为设计主题,通过整合湿地景观、人行景观桥、生态驳岸等技术,形成水湿地、水舞台、水生岛、水花园四大功能分区。建设中保留原沙井发电厂改造为文创展馆,设置蚝壳墙、蚝壳水迷宫等特色设施,成为展示千年蚝乡文化的重要载体。截至2024年,项目已获得美国建筑大师奖、香港城市设计协会年度大奖等国际奖项。#读特小记者#
【图片动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