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下午,由中山市人社局主办的“源来好创业暨首届中山市高校毕业生创业辅导营”开营仪式(以下简称“创业辅导营”)在中山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合作平台举行。
开营仪式现场。通讯员供图
创业辅导营是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公益性服务,推动15位高校毕业生与创业导师“结对”,将帮助有意向创业的毕业生深入了解创业的各个环节,减少创业风险,提升创业实践能力。
创业服务再“前置”
搭起高校毕业生逐梦桥
当天,创业辅导营营员、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庄富强和团队成员早早就来到现场,等待开营。大一时,依托学校的“政校行企”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庄富强与同学在学校开办了一家工作室。经过近4年的发展,团队成员已拓展至50余名。去年他们注册成立了想响(中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要承接国内电商的文化传播服务,目前已经手项目四五十项,营业收入超10万元。
学电子商务专业出身的庄富强,对股权架构、法律、公司管理等方面的知识都不甚了解,“我想为客户提供更加专业、更加规范的服务,所以希望通过创业辅导营的机会能够补足这些短板,也希望借助本次活动和创业导师的人脉扩大我们的‘朋友圈’,让更多企业认识我们,链接更多资源,为我们开拓客户。”在庄富强看来,创业辅导营的出现,能有效让他和团队成员的创业少走弯路。
创业辅导营营员正在了解中山创业政策。见习生 方馨娉 摄
李玉柱在2022年获聘为中山市创业导师。多年来,他一直在中山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合作平台为创业青年提供创业帮扶。与此同时,他自己也经营着一家财务公司,主要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财税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在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区和国家设立贸易主体,一年服务企业超100家。
“我自己也是创业走过来的,创业初期没人带,碰到过不少坎、吃了不少苦,就希望借助个人经验和专业知识帮助下创业青年。”李玉柱表示,在接下来的辅导营中,他计划从项目筛选、优势挖掘、股权架构、团队分工、生产经营、业务拓展等方面为营员提供辅导和帮助。他还表示,营员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找他。
活动前期,通过广泛征集有创业意愿或者有创业项目的毕业三年内本市高校毕业生和返乡大学生创业项目,从全市创业导师库中征集了30多名创业导师,根据创业项目方向、市场资源、创办企业实战经验、财务管理及融资实力等要素,最终成功匹配15位高校毕业生与创业导师“结对”,项目涵盖医药行业、文旅服务、餐饮服务、电商运营等领域。结对后,创业导师将根据高校毕业生的创业意愿和创业项目,开展为期不少于一个月的免费线下创业指导服务。
“这不是传统意义的培训,是一对一的辅导。”市人力资源管理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活动是中山首次以“专场”的形式举办创业辅导营,集中式征集高校毕业生创业项目,进行创业导师匹配和创业服务指导,相较以往随机、分散式的创业辅导模式更加高效化和一体化。活动将创业服务再“前置”,高校毕业生只需有创业意向即可匹配导师,更精准地定位自己的创业方向。
记者还了解到,创业导师如与高校毕业生创业者签订帮扶创业协议,并向创业地人社部门备案,为创业者提供1年以上期限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市场分析、项目策划、企业经营管理等服务,中山将按实际帮扶成功户数,每户给予创业导师3000元补贴。
创业政策再“加码”
护航高校毕业生圆创业梦
高校毕业生是创新创业的生力军,是中山城市发展生生不息的源泉。在创新创业的舞台上,中山不断为高校毕业生构筑广阔天地。近年来,中山市人社局全力强化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全链条、全流程贴心服务,积极引导拥有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的大学生群体回乡自主创业,奋斗“百千万工程”,增强乡村发展内生动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陈健亦就是中山的优秀返乡创业青年之一。2017年,大学毕业的陈健亦回到中山,入孵中山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合作平台。两年后,陈健亦带着创办的安本实业健康管理有限公司顺利出孵。“我的根在中山,这里整体的创业氛围也不错,入孵期间还给我免了两年的租金。现在我的公司还是设在园区里面,这里经常举办创业政策、金融政策等相关宣讲会,我都常来听。”陈健亦说。
创业辅导营营员正在与创业导师开展交流。见习生 方馨娉 摄
今年,中山又出台了《支持大学生回乡自主创业奋斗“百千万工程”实施意见》,在优化人才待遇、构建服务平台、加强资金支持、建设创业载体、强化技术支持、促进人才交流、激发创业热情、打造服务品牌、选树创业典型等10个方面,进一步强化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奋斗“百千万工程”的政策举措。截至9月底,全市已发放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补贴超1340万元,惠及近3000人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74亿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贴息722万元。
与此同时,今年初,中山市人社局印发《中山市创业导师服务管理办法》,聘请企业家、专家学者等组建创业指导专家团队,更高效整合我市创业导师资源,每年集中组织对创业导师认定及续聘开展评审工作,打造梯队合理、业务精通、行业面广、社会责任感强的创业导师团,搭建创业者与创业导师对接平台,强化对创新创业工作的指导和服务,有效促进各类群体成功创业,并持续优化创业导师结对帮扶创业工作机制。目前,中山已组建一支共307人的创业导师队伍,为创业者提供政策讲解、项目推介、风险评估、开业咨询、融资咨询等有针对性的创业指导和服务。
除此之外,中山市人社局还大力开展大学生返乡创业基地建设,先后认定坦南创客园等6家创业孵化基地为“中山市返乡创业孵化基地”,提供7万平方米的办公场所,可容纳588个创业项目进驻,累计享受给予一次性奖补共计60万元。截至今年9月,全市6家返乡创业孵化基地累计入孵创业项目1608个,累计带动就业7376人。目前在孵项目346个,在孵项目带动就业1702人。
编辑 江慎诺 二审 黄凡 三审 吴森林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国庆的红漫过鹏城街巷,中秋的月挂在深圳湾的夜空,这个双节,不必复杂,只需一次简单的 “比心”,就能把对祖国的赤诚、对家人的思念,装进深圳的每一处风景里。无论你在深圳何处,用手势“比心”,让国庆、中秋元素入镜,拍一张照片、剪段创意短视频,或是写下拍照打卡图文攻略,带话题分享出来,让你对祖国的爱、对家人的情,被更多人看见! 【本期话题】#双节在深比心祖国#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0月8日 【活动奖励】优质内容可获得“深圳盒子”、读特客户端开屏展示机会
00:15
清平古墟文昌塔的日落盛景 中摄在线(记者 黄建华)10 月 2 日拍摄于广东深圳宝安沙井街道的清平古墟。画面中,夕阳缓缓西沉,柔和的光辉洒在古老的文昌塔上,塔影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与周边的现代建筑、葱郁树木相映成趣,尽显自然与人文交融之美,勾勒出一幅静谧而又绚烂的秋日黄昏画卷。#双节在深比心祖国##读特小记者#
01:01
清平古墟国潮风,汉裳雅韵展新容 中摄在线(记者 黄建华)10月2日,深圳市宝安区新桥街道清平古墟热闹非凡,第三届“汉裳清平”国潮文化周在此精彩呈现。活动现场,身着汉服的表演者于舞台之上优雅起舞,吸引众多市民驻足观赏、拍照留念,古老的墟落与国潮文化相互交融,碰撞出别样的魅力,尽显传统文化的独特风采与时代活力。 第三届“汉裳清平”国潮文化周活动于10月1日-8日焕新登场,邀市民共赴跨时空文化盛宴。活动还融合墟市烟火气,联动古墟商家开展开展优惠活动。#双节在深比心祖国##读特小记者#
【图片动态】
不得了,不得了!10月1~2日利哥群星演唱会(达州~宣汉~巴人广场)黑龙、陈雅森、赵鑫、雪十郎、大壮及众多大网红:金美希(唐艺首席大弟子)、李青青、大洋芋、梦想山妹、云南顶呱呱(南瓜)、世界模特选美中国区冠军刘晨、甩尖子团队、涪陵黄大仙团队、贵州小伟哥团队、二妮(雪茄哥大徒弟)……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