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我还是喜欢隐姓埋名每天上班

武汉晚报
2017-11-19 08:13
摘要

武汉涌现大批道德模范今年,除了黄旭华院士荣获敬业奉献类全国道德模范之外,武汉市新洲区汪集街王龙村村民邵桃荣、武汉市汉阳区五里墩街道五琴里社区专干陈春芳也获提名奖。

“我还是喜欢隐姓埋名每天上班”

17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京举行。18日,作为大名鼎鼎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93岁的黄旭华院士回到武汉,一下飞机就受到热烈欢迎。

还是喜欢隐姓埋名工作

1958年,我国批准核潜艇工程立项。1959年,苏联中断对中国若干重要项目的援助。毛泽东听后说:“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曾有过几年仿制苏式常规潜艇经历又毕业于上海交大造船系的黄旭华被选中参研。

当时,核潜艇长什么模样,大家都没见过,手头只有一位外交官从国外带回的一个核潜艇模型。这个玩具模型被专家们拆了又装,装了又拆,而“真家伙”的内部结构则一无所知。黄旭华和同事们克服10多个顶级难题,逐渐让中国的核潜艇出现了丝丝“轮廓”。那时没有计算机,他和同事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成千上万个数据。

1988年,我国政府对外宣布:中国进行核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试验成功,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第二次核打击力量的国家。至此,中国第一代核潜艇的研制走完了它的全过程。

因为工作性质,黄旭华院士曾经隐姓埋名30年没有与家人联系,已至耄耋之年的他,至今也还没退休。他仍旧坚持周一至周五每天工作半天,上午8点半准时到办公室。昨天在现场接受采访时,他评价自己,还是喜欢隐姓埋名,做好工作。“我已经93岁了,还能做多久,就算多久!”

武汉涌现大批道德模范

今年,除了黄旭华院士荣获敬业奉献类全国道德模范之外,武汉市新洲区汪集街王龙村村民邵桃荣、武汉市汉阳区五里墩街道五琴里社区专干陈春芳也获提名奖。目前,武汉市共拥有吴天祥、黄来女、王争艳、孙东林、董明、杨小玲、刘培、刘洋、官东、江玉珍、江远斌、黄旭华等12位全国道德模范,数量位居全国同类城市首位。同时,还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6位、“感动中国”人物13位、全国文明家庭2户以及一大批省、市级先进典型,形成了群星灿烂和七星共明的生动局面,被誉为“一城好人,道德高地”。

见习编辑 张克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