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最先进的大洋综合科考船“深海一号”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圆满结束在西太平洋的首个国际深海科研考察航次后凯旋,靠泊深圳市南山区蛇口邮轮母港开展交流活动。9月29日,深圳市海洋发展局、南山区人民政府、南方科技大学等相关部门登船慰问并与科考队进行了深入交流,记者赴现场探访“大国重器”的风采。 “深海一号”是全球最先进的科考船母船之一,而“蛟龙号”则是中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2024年8月10日,“深海一号”船携“蛟龙号”从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码头启航,依照“数字化深海典型生境”大科学计划的总体安排,执行2024年西太平洋国际航次任务。本次航次共搭载了60名队员,其中包括来自全国12家科研机构和高校的科考队员,以及来自多个国家的8名外籍科学家,海上作业时间长达45天。(编辑 滕琪 审读 李伟文 二审 桂桐 三审 陈晨)

“深海一号”科考母船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抵深

2024-09-30 10:10 深圳特区报记者 秦绮蔚 李忠 赖犁 姜鑫
中国最先进的大洋综合科考船“深海一号”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圆满结束在西太平洋的首个国际深海科研考察航次后凯旋,靠泊深圳市南山区蛇口邮轮母港开展交流活动。9月29日,深圳市海洋发展局、南山区人民政府、南方科技大学等相关部门登船慰问并与科考队进行了深入交流,记者赴现场探访“大国重器”的风采。 “深海一号”是全球最先进的科考船母船之一,而“蛟龙号”则是中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2024年8月10日,“深海一号”船携“蛟龙号”从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码头启航,依照“数字化深海典型生境”大科学计划的总体安排,执行2024年西太平洋国际航次任务。本次航次共搭载了60名队员,其中包括来自全国12家科研机构和高校的科考队员,以及来自多个国家的8名外籍科学家,海上作业时间长达45天。(编辑 滕琪 审读 李伟文 二审 桂桐 三审 陈晨)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