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试验区,粤港澳大湾区在这个假期依旧选择“向上”生长。一批建设者在国庆假期内,依旧将奋战在岗位一线,抢工期、抓进度、保质量。
工业用地“向上”,产业发展“新空间”
国庆期间,南山区留仙大道上,一批城市更新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在全国首个“工业上楼”示范项目——中建二局南山智造·红花岭产业园一期项目的施工现场,建设者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项目主体结构建设。
红花岭项目航拍图。
“目前有1300多名施工人员正在进行主体结构及装饰装修等施工,近期将实现施工‘大会战’,全力冲刺年底全面封顶的目标。”项目指挥长王刚介绍道。
为使“工业立市”能够跟上未来产业节奏,这座深圳市“新型工业化”代表项目,创新运用“折叠空间+多维产城”概念,把传统平铺式厂房改成折叠式立体空间,将产业用地“向上”建设,把“上下楼”变成产业链“上下游”,将研发、生产、组装等环节集零为整,建成后将为新质生产力企业提供70万平方米用地空间,全力推进深圳市新型工业化产业创新载体建设。
联合办公“向上”,创新创业“新机制”
在距红花岭产业园不远的留仙洞总部基地核心区域,一栋“工业上楼”配套产品,全国首个总部“联合上楼”模式落地项目——南山区科技联合大厦项目已冲出307米高空,顺利完成封顶,国庆期间,项目建设者们紧抓工期,进行项目主体结构、外立面及装饰装修施工,为留仙洞“第一高楼”的全面竣工持续奋战。
科技联合大厦项目现场。
作为“联合上楼”的“头啖汤”,南山区科技联合大厦以“政府集中供地,企业联合拿地,组成建楼‘联合体’,统一招标代建方进行建设,实现一栋楼内产业链关联企业聚集”的初尝试,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深圳发展提供67层,总面积约22.5万平方米的新空间。
地标建筑“向上”,科技金融“新平台”
在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中轴核心位置,南山区T208-0054地块项目这栋约400米的“超高层”大厦施工现场建设正酣,300余名建设人员舍弃小团圆,建设大工程,国庆期间坚守生产建设第一线,全力以赴进行地塔楼负八层核心筒结构施工。
地块项目施工现场工作。
地块项目工友正在施工。
“项目正抢抓国庆建设黄金期,高标准完成项目施工。截至目前,已完成地下室第八道内支撑拆除,裙楼及塔楼西侧负八层、负七层结构施工,各劳务班组正按照既定的施工计划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中建二局南山区T208-0054地块项目负责人冯晓辉说道。
该项目占地面积约1.0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6.5万平方米,拥有深达42.35米的中国民用建筑最深基坑,建成后,将成为深圳又一地标建筑。
居住条件“向上”,旧城改造“新村庄”
推倒、开挖、重塑……国庆期间,在广州黄埔区文冲旧改项目,建设者们正在这片约74.27万平方米的土地上,将“城中旧村”打造为“安居新房”,助力广州市实现15年推进297个旧改的宏伟目标。
黄埔区文冲旧改项目工友正在施工。
为帮助区域百姓能够早日改善居住环境,项目针对工程计划,详细制定了假期施工方案。项目班子靠前指挥、工作群实况直播、对讲机沟通不断……整个施工班组分工明确,现场机械高效运行,全体参建人员锚定节点目标,实现各作业面有序衔接、快速推进。“项目正处于施工大干阶段,针对高温天气,项目采取错峰施工,同时,为工友们贴心准备绿豆汤、凉茶等饮品,确保施工人身安全。”项目负责人王晓明说道。
黄埔文冲旧改项目复建区建成后,将为当地居民更新152.29万平方米人居环境,通过“产业更新+人居换新+服务革新”模式,为城中村改造提供“一站式”优化升级方案,加快黄埔区土地利用向集约型高质量发展转变,服务广州城市更新发展走上“快车道”。
编辑 秦涵 审读 伊诺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