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开放性艺术生态体系,“形与意:深圳新一代抽象艺术研究展”在龙岗开展

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实宜 通讯员 晋雅歌 文/图
2024-09-27 22:47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融合了形式美学与内在意蕴的深刻思考

9月27日下午,“形与意:深圳新一代抽象艺术研究展”在深圳红立方公共艺术馆举行。

此次展览由深圳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深圳大学美术馆长陈向兵教授担任策展人,深圳红立方运营管理委员会承办。

展览以“形与意”为题,融合了形式美学与内在意蕴的深刻思考。展览邀请了卢伟旋、钟秦阳子、陈元隆三位深圳本土杰出的新一代的抽象艺术家。参展作品精选具有个人代表性的精力作,表现手法各具特色,呈现出各具特色的抽象艺术语言风貌。

本次参展的三位80、90后艺术家,他们不仅承袭了深圳抽象艺术奠基者所确立的鲜明特色与基本面貌,更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显著的艺术理念转变与创新。新一代的青年艺术家们勇于突破绘画的固有框架,不再拘泥于形式的限制,转而强调通过作品传达深邃的观念,或是细腻展现个人在独特生活境遇中的情感体验。既体现出80、90后青年艺术家们对深圳本土抽象绘画语言的发展与传承,也在一个层面上展现了深圳抽象艺术家们对当代社会、文化以及自我的关注与思考。

参展艺术家卢伟旋以其独特的几何形体构建了一个超越现实的视觉景观。他运用重叠的色块和单纯的颜色反差,巧妙地捕捉并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内在秩序的微妙变化。在卢伟旋的笔下,基本的几何元素被赋予了生命,构建出一个既自由又充满秩序的艺术王国。

艺术家钟秦阳子的作品优美而富于建筑感,线条的繁简、缓急、长短、曲直体现了绵延不绝的时间性,色彩的融合与碰撞在看似随机中蕴含着情感内在逻辑。通过看似无意义的行为或劳作去纪录时间本身,在极尽单纯的构成中寻求生命秩序,在绝对平面的形式中,呈现一种审美意义和生命态度。

90后艺术家陈元隆将二维平面向三维深度展,在画框外建构路径。通过色块和线条创建的规律与次序结合随心所欲地叠加形式,亦或将书写性的线条与立体的硬边几何结合。感性与理性在相互博弈与融合中达成一种无序的平衡,同时也在博弈中不断建构自我。

本次系列展览不仅仅是关于深圳新一代抽象艺术家的艺术语言的展示和研究,更是关于构建深圳青年艺术家新的话语方式和身份意识的交流。深圳新一代抽象艺术研究展只是一个开始,深圳红立方未来将推出更多元的青年艺术展,致力于构建一个开放性的艺术生态体系,展现当代青年的精神风貌与文化自信。同时为青年艺术家搭建一个广阔的艺术交流平台,促进观众、评论家、策展人及同行进行深度互动,进一步推动深圳文化艺术生态的繁荣发展。

编辑 温静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叶志卫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实宜 通讯员 晋雅歌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