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古时海上丝绸之路的启航扬帆地;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中国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
2013年,习近平主席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决定把与印尼、马来西亚两国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开启了双边合作的新纪元。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印度尼西亚的海洋强国计划,马来西亚的“2020宏愿”,在构筑命运共同体的时代旋律中,奏响了深化合作的最强音。
作为经济特区和外贸大市,深圳该如何深入落实习近平主席与印尼、马来西亚国家领导达成的重要共识,抓住机遇,扬帆起航,争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排头兵,为国家新时期对外开放战略作出特区新贡献?
5月23-28日,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马兴瑞应邀率深圳市代表团出访印尼、马来西亚。
这是一次落实之旅、对接之旅,也是友谊之旅、学习之旅。
晤高层、谈合作,会商界、谋互补,进园区、推产业,搭平台、促经贸,察社情、学治理……,短短6天时间,代表团马不停蹄,出席了近30场活动,用丰硕成果务实推进多领域合作,全力助推深圳打造“一带一路”战略枢纽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桥头堡。
政府搭台:共建共享“一带一路”合作发展成果
5月下旬的东南亚,热带雨林气候特征更加明显,高温、阵雨,不期而至,而通透的蓝天、拂面的海风,把“椰城”雅加达、双子塔下的吉隆坡映衬得格外美丽。
“政府就是要搭好台、让企业来唱戏。这次来访,我们主要是投石问路,考虑如何推动深企更好走出去。”无论是拜会政要、经贸交流,还是考察园区、出席活动,马兴瑞都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对于深圳来投资,该国抱着什么态度,有什么政策?是否欢迎建立产业园区乃至自贸园区?对中资开放的领域有哪些?开放的程度如何?”代表团带着问题,深入探寻。
和东南亚天气的热度相比,印尼、马来西亚人民发自内心的热情和真心实意的合作,都让代表团一行深有感触。
“当前是两国合作发展的最好时期!” 多次到访中国的印尼海洋统筹部长里扎尔表示,“希望深圳代表团的来访,能够给印尼带来更多企业、更多项目。”
“我相信与深圳会有很好的合作”。印尼国家投资委员会副主席哈塔比对未来充满信心。“我们已经专门设立了面向中国的投资服务机构和柜台,专人提供24小时服务。”
5月26日,马兴瑞在吉隆坡会见了马来西亚副总理兼内政部长扎希德。
5月26日,马兴瑞在吉隆坡会见了马来西亚副总理兼内政部长扎希德。
“深圳不需要舍近求远,马来西亚就在身边!我们将会为深圳投资提供一切手续。”马来西亚副总理兼内政部长扎希德表示,中国是马来西亚重要邻国,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双方要进一步加强多领域、深层次的交流合作,推动两地友好关系迈上新台阶。
“目前深圳是马六甲州最大投资来源地,我们真诚希望马书记能带来更多深圳企业。”马六甲州首席部长伊德里斯.哈伦热情地向深圳代表团发出邀请。
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时不我待!
“我们将把贵国作为落实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和‘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选择。”马兴瑞在与两国政要会见时表示,深圳和印尼、马来西亚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业缘相通。深圳打造“一带一路”战略枢纽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桥头堡”的目标,无论与印尼“全球海上支点”计划、还是马来西亚“2020宏愿”,都有许多契合之处。深圳将进一步加强与两国的合作,鼓励更多深圳企业抱团出海,在工业园区、港口物流、轨道交通、电子信息、文化旅游等领域深化合作,为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持续健康发展作贡献。
5月24日,印尼制造业基地——芝卡朗园区,马兴瑞见证了力宝集团、盐田港集团和碧桂园集团三方关于推进印尼深圳产业园项目框架协议签约仪式。
5月24日,印尼制造业基地——芝卡朗园区,马兴瑞见证了力宝集团、盐田港集团和碧桂园集团三方关于推进印尼深圳产业园项目框架协议签约仪式。
经贸先行:打造合作平台推动共赢发展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充分发挥经贸合作的基础和先导作用。
“深圳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经贸合作成果丰硕。”市经信委副主任贾兴东表示,深圳去年与“一带一路”战略涉及的64个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贸易总额达726.6亿美元,占全市进出口总额16.4%;累计在48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设立了301家分公司、分支机构或企业。截至去年底,深圳与印尼、马来西亚进出口额分别为28.78亿和124亿美元,深圳在印尼、马来西亚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机构)各达十多家。
“深圳要实现更高水平发展,必须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首站到达印尼雅加达,面对印尼工商会馆中国委员会主席翁俊民、熊氏集团董事长熊德龙组织的100多位印尼企业家代表,马兴瑞表明了深圳态度。他表示,印尼作为东盟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经济总量最大的国家,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巨大,在亚洲乃至全球经济版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深圳具有较为完备的市场体系、健全的产业链条、富有竞争力的企业集群,相信与印尼的市场和资源优势结合起来,必将结出丰硕成果。
加强经贸合作,引导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不断扩大投资、实现优势互补,从而带动当地产业升级、工业化水平提升,增进就业、改善民生,是代表团此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代表团访问印尼期间,专门与印尼国家投资委员会副主席哈塔比会商合作事宜,就合作领域特别是产业园区建设进行了深入探讨。随后专程考察了印尼著名的制造业基地——芝卡朗园区,见证了力宝集团、盐田港集团和碧桂园集团三方关于推进印尼深圳产业园项目框架协议签约仪式。
该产业园采用企业合作共建方式,力争在5—10年内打造成以电子信息、中高端医疗设备等产业为主,涵盖光伏设备制造及其他产业的国际性产业示范区,并通过增强服务贸易功能,进一步将其提升为综合保税区或自由贸易区,为中国企业赴印尼投资搭建重要平台。
“我将尽最大努力支持产业园区建设发展。”力宝集团董事长李文正长期看好中国经济,对深圳发展成就尤为钦佩。他坦言他一直有个梦想,就是希望深圳在印尼能建立一个高端产业园,让中国高端产品进入印尼,让中国高端企业在印尼发展。
5月26日,马兴瑞出席中国(深圳)——马来西亚(吉隆坡)经贸合作交流会并致辞。
5月26日,马兴瑞出席中国(深圳)——马来西亚(吉隆坡)经贸合作交流会并致辞。
在吉隆坡,深圳代表团再掀经贸合作新高潮。
中国(深圳)—马来西亚(吉隆坡)经贸合作交流会是代表团马来西亚之行的重头戏,华为、中兴、中集、中广核、比亚迪、稳健、海能达、建艺装饰、环球易购等近30家深圳本土企业及深圳标准技术研究院、深圳市跨境电子商务协会等机构齐聚吉隆坡。马来西亚各界积极回应,参加经贸合作交流会的当地政商界人士、企业家代表由原来预定的200多位猛增至330多位。
“开放促进发展,开放赢得未来。” 马兴瑞在主旨演讲中指出,深圳着力推进双方在经济贸易、科技创新、港口物流、文化旅游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希望通过深化合作、优势互补,促进双方共同繁荣发展。
“‘一带一路’是最大的开放发展平台。希望加强与深圳合作,成为高科技产业链的重要一环。”马来西亚国际贸易及工业部第二部长黄家泉表示,非常看好深圳带来的能够提供高附加值的行业,同时积极鼓励马来西亚企业融入中国市场。
“经贸活动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推手,而中马经贸来往更是当中主要的驱动力。”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会长戴良业说,从2008年起,马来西亚已连续7年成为中国在东盟来往最密切的贸易伙伴,中华总商会希望与深圳密切合作,为两地企业搭建更多更好国际交流平台。
参加此次经贸会的企业和机构中,涉及跨境电子商务领域的占了近一半。深圳市跨境电子商务协会秘书长王馨说:“在‘一带一路’战略引领下,跨境电商已成为外贸企业转型升级的有力抓手。通过此次经贸合作交流会,深圳跨境电商企业在对马来西亚进行相关技术推广、标准互认、专利认可、政策法律了解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小进展。”
经贸会取得了圆满成功,会上签约项目15个,签约金额超过20亿美元,将两地经贸交流提升到了高端装备、大型工程承包以及电子商务、旅游资源合作的新高度。
加强与马来西亚马六甲州现代物流产业的对接合作,也是代表团此行的重要内容。马六甲地处国际航线和经贸中心,又拥有天然的深水良港,在海上丝绸之路上一直都扮演着重要角色,既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最耀眼的明珠,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最重要的战略枢纽。为深入推进珠三角港口群和马六甲港结成港口联盟,广东省与马六甲州于去年结为友好省州。当前,相关规划及马六甲皇京港项目正在积极筹备。马兴瑞鼓励深圳企业积极参与皇京港项目的开发建设,谋划推动一批大项目,打造深圳与马来西亚合作新亮点。
企业唱戏:深企抢滩“一带一路”
企业,从来都是政策导向的准确把握者、市场风向的敏锐捕捉者。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先知春江水暖”的深企,一直是先行者和生力军。
“创维东南亚制造基地”在雅加达郊区揭牌开工、印尼首批500台比亚迪纯电动大巴签约、信义集团在马六甲项目签订二期协议……
无论印尼还是马来西亚,无论是雅加达还是吉隆坡、马六甲,深圳企业日益增长的影响力都给代表团一行留下了深刻印象。
5月24日,印尼雅加达郊区,马兴瑞出席“创维东南亚制造基地”揭牌开工仪式。
5月24日,印尼雅加达郊区,马兴瑞出席“创维东南亚制造基地”揭牌开工仪式。
“基地的揭牌开工,承载着创维对东南亚市场的宏图。”创维创始人黄宏生激动地说,以印尼为据点,创维将通过统一供应链、转型中高端等方式,把业务辐射到整个东南亚市场。据了解,创维近期收购了东芝TV在海外最大生产基地,今年东南亚基地营收将达到3亿美元,2020年可达20亿美元。
今年1月刚与印尼签下150台纯电动大巴订单的比亚迪,此次又签订了500台纯电动大巴订单。总裁王传福表示,将以雅加达为中心,加速推进印尼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的城市公交电动化建设。
信义集团在马来西亚马六甲州投资4亿美金,建设首个海外基地。厂房尚未竣工,订单已经超过了既定产能。
代表团访问期间,不仅出席、见证了深圳企业在东南亚的落子、布局,还实地考察了位于吉隆坡附近赛城的华为全球培训中心、比亚迪吉隆坡双威全球首例纯电动BRT项目等深企海外公司。
深企很努力,代表团一路推介深企也是不遗余力。
“华为公司是全球最大的ICT供应商,今年营业收入约600亿美元,明年可达到800亿美元。华为在印尼建立了全球三大海外基地之一,90%雇佣的是本地员工,年营业额达到20亿美元。”
“比亚迪去年销售新能源汽车约6万台,在全球排名第一。企业刚刚与印尼签订了500台纯电动大巴订单。”
“创维集团位列家电生产全球第一集团。刚刚收购了东芝TV最大海外基地,印尼基地年产能达到200万台电视。”
……
华为、万科、比亚迪、创维、信义、中集、宝鹰、海能达、盐田港……每到一处,无论会见两国政府官员还是出席商界、社会知名人士座谈会,代表团都不忘为深企作推广宣传。
“你们在海外也要继续发扬特区精神,大胆拓展市场,主动服务当地发展,为促进两地共同繁荣作贡献。”马兴瑞要求深圳企业努力争当落实“一带一路”战略排头兵,为深圳企业、中国企业在印尼、马来西亚的发展树立标杆。
在“一带一路”战略引领下,印尼、马来西亚优越的区位、丰富的资源和日趋成熟的投资环境,正吸引着越来越多深圳企业前往投资兴业。
人员互通:搭起文明交流的友谊之桥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
“一带一路”既联通了沿线多个经济圈,也为相关国家民众加强交流、增进理解搭起了新桥梁,为不同文化和文明加强对话、交流互鉴织就了新纽带。
印尼、马来西亚是深圳市民热衷的旅游目的地。2015年,深圳市旅行社组团赴印尼、马来西亚旅游的逾二十万人次,有力促进了当地旅游产业发展和相互间人文交流。目前每年有130万人次中国游客赴马旅游。
此行,马兴瑞分别会见了印尼海洋统筹部长里扎尔、旅游部长叶海亚以及马来西亚副总理兼内政部长扎希德、马六甲州首席部长伊德里斯·哈伦。会谈中,大家都强调要加强相互间文化旅游合作,共创人文互通、资源共享的美好未来。
为吸引更多的中国游客,印尼政府已经在五个机场、九个港口为中国游客开设免签入境点,中国大陆游客可凭护照在印尼以游客身份停留30天。中国邮轮可以驶进印尼海域,并可以在18个港口办理入关手续。马来西亚政府则本着对中国游客的素质和消费能力的认可,宣布在一定条件下自今年3月1日至12月31日,对中国赴马游客实行免签,进一步促进旅游业发展。
里扎尔说,印尼政府正大力开发旅游业,希望深圳代表团本次到访能促进两国旅游经济合作发展。叶海亚表示,印尼旅游部今年工作的一个很重要内容,就是要吸引来自中国的游客达到200万人次。据报道,扎希德代表马来西亚政府于年初宣布,马来西亚希望在未来5年内每年吸引800万中国游客,并带来221亿马币(约合346亿元人民币)的购买力。
今年7月,印尼狮子航空即将开通雅加达与深圳之间的首条直航线路;今年底,由招商局集团全资建造的可停泊目前世界最大22万吨级邮轮的深圳太子湾邮轮母港将建成通航。
“深圳与印尼、马来西亚旅游资源都很丰富,三地游客互访潜力较大。”马兴瑞说,随着交通联系更加紧密,相信相互间地的旅游互动、人员往来、文化交流将更加频繁。
2015年6月,吉隆坡,比亚迪打造的全球最大的电动BRT公交系统投运,首位电动BRT公交司机向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兴奋地介绍比亚迪电动大巴。
治理城市:借鉴他山之石提升水平
视野有多宽,未来就有多远。
作为一座迅猛发展的新兴大都市,深圳急需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加快提升城市管理治理水平。
“他们的城市排水为什么这么畅快?”访问雅加达期间,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并没有让1700万人口的印尼首都雅加达陷入泽国。雅加达城市排水系统,引起了代表团的浓厚兴趣。代表团成员与雅加达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对这座 “水患之城”持续数年的治水成果表示赞赏。
据了解,雅加达市提出6大治水措施,包括扩宽三条大河、修建新的排水系统、兴建大型水库、建造2万个渗水井,以及建造防洪多功能隧道、利用水泵泄洪。如今,这些措施在继任省长钟万学的推动下,正在继续加速推进。
深圳“城市管理治理年”,就是要在标准上提水平,在问题上找对策。
在吉隆坡,代表团与马来西亚国家基建公司负责人座谈,了解马来西亚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情况。晚上,在结束一天政务活动后,代表团一行还专门买票乘坐了吉隆坡的单轨线,实地体验轨道交通运营情况。第二天,代表团又考察了吉隆坡双威公交捷运系统。
去年6月份,吉隆坡,比亚迪打造的全球最大的电动BRT公交系统投运,首位电动BRT公交司机向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兴奋地介绍比亚迪电动大巴。
双威公交捷运系统是马来西亚首条BRT项目,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亲自出席运营仪式,并作为首批乘客体验比亚迪纯电动大巴。目前,15台比亚迪K9纯电动大巴穿梭整条线路,连结起主题公园、购物中心、医院、大学和公寓等城市核心地带,并可无缝换乘有轨电动火车和地铁,公交捷运系统与城市轻轨系统构起了吉隆坡快捷便利的立体交通网络。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雅加达、吉隆坡的城市环境和治理水平,给代表团留下深刻印象,为深圳提升城市管理治理水平提供了许多可借鉴的经验。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不同资源禀赋的国家和地区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携手共赢发展,是“一带一路”战略为世界所描绘的最生动的协同发展图景。
如今,这宏伟蓝图正在逐渐变成美好现实。
深圳,正以实际行动,勇立潮头,以排头兵的责任和胆识,努力谱写新时期开放合作的新篇章!
编辑 波塞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