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中村的一隅,隐藏着一段关于梦想和坚持的故事。一位年仅17岁的深圳女孩,怀揣着对舞蹈的热爱和对公益的执着,发起并策划了一项公益项目——楼村社区芭蕾舞公益课堂,她用她的行动,为光明区楼村社区的孩子搭建起一座通往梦想的桥梁。近日,光明区新湖街道楼村社区委员会授予了她“2024年度最美志愿者”荣誉,她就是深圳国际交流书院12年级的学生蔡与林。
在这份奉献中,蔡与林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价值和快乐。“让孩子平等享受舞蹈带来的快乐是我最大的收获。”
“舞蹈有着改变他人生活的强大力量”
蔡与林自幼便与芭蕾结下了不解之缘。凭借对舞蹈的热爱和天赋,2023年,她以深圳最高分通过英国皇家舞蹈学院的最高等级认证。在深圳青少年芭蕾舞比赛中的独舞荣获了金奖,同时在亚洲精英大赛和亚洲国际芭蕾舞赛等国际舞台上也屡获佳绩,展现了她芭蕾的深厚功底。
蔡与林的才华并不仅限于舞蹈。在初中时期,她就关注到城市环境保护问题,积极参与各类环保实践活动,如深圳湾石滩上的垃圾清理行动、跟随深圳市义工联合会深入社区开展环境调查等,倾听并记录居民对环境保护的建议,这些经历让她学会了如何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
“舞蹈不仅是一种艺术的表达,更是一种正能量,有着改变他人生活的强大力量。”蔡与林告诉记者,13岁那年,她曾想过放弃舞蹈,最后受其他优秀舞者的故事影响,自己克服了自身局限,坚持了下来,所以也希望自己能通过舞蹈影响他人,2022年,她便和同学共同创办了芭蕾舞社团,将目光投向了需要关爱的孩子,并组织社团成员多次为儿童福利院的孩子开展宣讲,用舞蹈为他们带去快乐和希望。楼村社区芭蕾公益课堂也是始于一次公益实践。“有一次我在楼村进行数据调查,看到几个小女孩在石板街上忘我地练习舞蹈,我好奇地问她们在哪里学习,她们告诉我都是自学的,后来通过他们的家长了解到舞蹈课的开销对于有些家庭而言远超他们的承受能力。”当时的情景触动了蔡与林,一个大胆的念头便在她脑海中萌生:策划一个公益项目,为城中村的孩子们提供免费的芭蕾舞课程,让每一个怀揣舞蹈梦的孩子,都能感受到舞蹈所带来的无尽乐趣。
“希望他们平等享受舞蹈带来的快乐”
万事开头难。蔡与林明白要让项目落地,必须得到当地的支持,同时让更多孩子知道这个公益课。为此,她多次走访了深圳多个城中村,表达自己的想法。功夫不负有心人,2023年7月,光明区新湖街道楼村社区委员会率先接受和支持了这个项目。通过楼村村委会,蔡与林也争取到了舞蹈教室。当第一学期的招生信息传开,就接到了10多名楼村社区女孩的报名,这也让蔡与林更有信心推动这项公益。
然而,新的挑战接踵而至。“会跳不等于会教,当时报名的孩子年龄从6岁到13岁不等,都是零基础,对我而言难度非常大。”琢磨了几天,蔡与林决定虚心向自己的启蒙老师请教,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学习相关的教学视频,就这样边记录边模拟授课,无数次反复,终于完成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份教案,“我当时是真正体会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蔡与林说。挑战并未就此结束。当她满怀信心按照自己梳理的教案呈现给孩子时,发现大多数孩子学得力不从心,于是,她又连忙调整授课模式,放慢授课节奏的同时大胆突破——编排一些符合他们能力又充满童趣的舞蹈动作。“我记得第一节课,许多女孩子对舞蹈服的正确穿着都不了解,尤其是头发的捆绑方式,我当时花了好几节课的时间教他们最基础、最简单的衣着和发型,几周课程后,我又开始一点点教他们芭蕾舞的基础知识,如芭蕾舞的起源、足尖鞋的原理,以及手脚的基本位置。”随着学习的深入,蔡与林才逐步引入英皇芭蕾舞教材较为复杂的技术动作,第二学期还为学员增加PBT进阶芭蕾训练,帮助学员提升身体素质。为了丰富她们的体验,蔡与林将现代音乐和抒情音乐融入课程中,让学生有更多探索。“在不断地练习中,我看到这些女孩的自信心在慢慢增长,她们对美的感受也愈发细腻,对身体的表达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四季更迭,公益课堂开办至今已有一年多,尽管高三学业紧张繁忙,尽管每次路程要耗费两个多小时,蔡与林始终如一地为公益课堂坚持着。“看到学员没有舞蹈服和舞蹈鞋,我自费给他们买,我就希望他们都能平等享受舞蹈带来的快乐。”
“成年后需要承担更多责任和使命”
为了让公益课堂的女孩更加大胆表现自己,展示自信美的一面,近日,在社区志愿者和楼村社区党委的帮助下,蔡与林策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梦想展演”。展演由蔡与林和女孩们共同完成,以“翩然”“旋跃”“凌空”等9个精心编排的节目为载体,展现了她和楼村社区女孩的美好相遇、成长印记和未来憧憬。
活动现场座无虚席,近百名观众被台上女孩自信的精彩表演深深吸引。孩子参加了公益课堂的家长纷纷表示,看到自己的孩子自信的一面,心里很激动。
“我之前都是在电视上看别人在舞台上翩翩起舞。”受益于公益课堂的女孩郭紫彤,眼中闪烁着光芒诉说着自己的转变,“自从遇见了蔡老师,我不再是那个只能远远望着别人跳舞、心中满是羡慕的小孩了,站在舞台中央,我也能自信地旋转、跳跃。”楼村社区党委委员陈美晓对展演也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表示希望未来能开设更多此类课程的愿望,让更多的家长也参与到艺术学习当中。
对于蔡与林而言,这场展演也将是她即将迎来的18岁生日中最美好的礼物。“学生喊我蔡老师时,我觉得这个不仅仅是一声称呼,也是他们对我的信任,更让我明白成年后需要承担的更多责任和使命。”蔡与林坦言,对芭蕾的坚持离不开父母的支持,尤其是父亲每天坚持跑步的习惯给了她很大的启发——坚持做好一件事。
关于女儿的成长,蔡与林的父亲表示,无论是艺术还是公益,技术技艺并不是首要,关键在于那份由衷的热爱和不懈追求。“我认为兴趣也是孩子学习压力下的重要抒发通道,能够给孩子带来积极的情绪价值,而且她能把一项爱好坚持到一种擅长,我相信以后她能做好任何一件事情。”
深圳晚报记者 刘夏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