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中国深圳软件和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大会暨京深产业合作洽谈会在北京举行。大会以“新质生产力的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旨在探讨软件和人工智能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促进京深两地产业合作,为数字中国建设贡献力量。会上,深圳“十大人工智能集聚区”发布,覆盖多个区域,旨在形成综合性的产业生态系统。
近年来,软件应用领域持续拓展,技术融合创新的不断深入。与此同时,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新技术不断涌现,正在加速赋能千行百业,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
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林毅
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林毅在致辞中强调了软件和人工智能在推动社会进步中的关键作用,并阐述了深圳市在推动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亮点成效。“目前,深圳正全力打造一个综合性的软件和人工智能产业生态系统,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以及优质的生态环境,助力产业持续蓬勃发展。”林毅说。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陈宝国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陈宝国在致辞中表示,随着“软件定义”成为信息革命的新标志,我国软件产业正加速步入迭代升级、群体突破的关键时期。他鼓励深圳继续发挥在软件产业的引领作用,推动产业质的提升。
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处(数字产业处)处长邓自安介绍了深圳软件产业发展的四大优势。“一是优惠的产业政策,提供十亿元以上的财政资金支持;二是优质的产业空间,年均新增百万平方米产业空间;三是优良的产业生态,设立千亿级的产业基金;四是优质的企业服务,依托‘助企行’等活动精心做好企业服务。”邓自安表示。
会上,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人工智能专班负责人赵冰冰作为代表,发布了“十大人工智能集聚区”,展示了深圳市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行动计划、应用场景清单、产业集聚效应。
读特新闻记者了解到,“十大人工智能集聚区”是深圳为优化产业布局、强化要素供给、推动产业集聚、发挥规模效应所谋划打造的重点产业布局,分布在深圳湾、西丽-石岩、前海湾、福田、龙岗坂田、龙岗大运、龙华中轴、罗湖清水河、坪山高新区、光明科学城10个片区。这十大集聚区以地理片区为基础,以软件产业园为载体,以算力网络基础设施、科研机构、公共服务平台、高等院校等为支撑,对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集群、人工智能产业集群产业空间进行统筹规划布局。
大会还设置了软件和人工智能产业重点布局区产业交流环节,福田区、罗湖区、南山区、宝安区、龙岗区、龙华区、光明区和大鹏新区的软件产业部门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各自区域的产业特色和发展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深圳已获评“三星级”中国软件名城称号,并公布了两批共10家软件名园名单。这些名园分布在南山区、龙岗区等,形成“一核引领、多中心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据悉,本次大会由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主办,福田区、罗湖区、南山区、宝安区、龙岗区、龙华区、光明区、大鹏新区等区产业主管部门和深圳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协办,深圳市软件行业协会承办。会议吸引了来自京深两地重点企业、科研机构、金融机构、产业园区、高等院校、社会团体、专家学者及创新人才等,超200位嘉宾参与。
读特新闻+
【十大人工智能集聚区】
一是深圳湾人工智能集聚区。以深圳湾北部片区为基础,以深圳湾科技生态园等为载体,以广东省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等为支撑,推动产学研协作,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市场化人工智能集聚区。
二是西丽-石岩人工智能集聚区。以南山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宝安区石岩街道等片区为基础,以南山智园等为载体,以鹏城实验室等为支撑,构建集科研、孵化、产业化于一体的创新高地。
三是前海湾人工智能集聚区。以前湾、桂湾、妈湾、宝中及大铲湾片区为基础,以前海深港人工智能产业片区等为载体,以前海深港智算中心等为支撑,打造面向港澳与海外的国际化人工智能集聚区。
四是福田人工智能集聚区。以河套、梅林等片区为基础,以深圳新一代产业园等为载体,构建“高端人才+紧缺人才+技能人才”全方位引育新格局。
五是龙岗坂田人工智能集聚区。以坂田片区为基础,以星河WORLD等为载体,以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等在地算力及在线算力为支撑,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栈国产化大模型创新集聚区。
六是龙岗大运人工智能集聚区。以大运片区为基础,以大运软件小镇等为载体,以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等为支撑,打造集研发、生产、生活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国家级人工智能集聚区。
七是龙华中轴人工智能集聚区。以北站片区为基础,以宝能科技园等为载体,以龙华工业智算中心等为支撑,推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产业化项目,打造国内领先的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
八是罗湖清水河人工智能集聚区。以清水河总部新城、数字经济总部经济集聚片区为基础,以罗湖投控软件产业园等为载体,打造“总部基地+研发孵化+产业集群”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
九是坪山高新区人工智能集聚区。以坪山中心区为基础,以坪山创新广场等为载体,以湾区智能网联测试场等为支撑,打造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核心承载区和全域全时应用场景示范区。
十是光明科学城人工智能集聚区。以光明科学院片区、明湖智谷片区为基础,以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深圳)等为支撑,高水平建设国产人工智能生态创新中心和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示范区。
编辑 钟诗婷 审读 伊诺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