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上海书展·上海国际文学周主论坛启动

深圳特区报驻沪记者 匡彧
2024-08-13 20:56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让更多文学爱好者、读者能“亲历现场”。

8月13日晚,第十一届上海书展·上海国际文学周主论坛在虹口区中国证券博物馆二楼礼查厅举行。

今年的主论坛围绕“故事的边界”展开。安哥拉作家若泽·爱德华多·阿瓜卢萨、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甘德、法国作家克里斯蒂安·加尔桑、俄罗斯作家叶夫盖尼·沃多拉兹金、日本作家凑佳苗和辻村深月、西班牙作家安德烈斯·巴尔瓦、匈牙利作家巴尔提斯·阿蒂拉、美国漫画家丹·诺特,以及中国作家李敬泽、邱华栋、尹学芸、吕新、薛舒、袁筱一、刘大先、范晔、赵松等嘉宾轮流上台,发表主题演讲。

据悉,在之后的六天里,共计有32位文学周嘉宾将参加50多场各类活动,包括“诗歌之夜”,以及在上海展览中心、思南文学之家、上海图书馆东馆、朵云书院、上海塞万提斯图书馆等场地举办的文学对谈和签售分享活动,并采用网络直播手段,让更多文学爱好者、读者能“亲历现场”。

与往届相比,今年的上海国际文学周新增了“仲夏文学漫步:与国际作家共绘上海城市文化地图”环节,来自7个国家的外籍作家、艺术家参观了上海图书馆东馆、长白228街道、外白渡桥、上海大厦、洛克外滩源和上海外滩美术馆等著名文化与城市生活地标。

自2011年创立以来,今年是第十一届上海国际文学周,也是连续五届落地虹口区。作为上海书展的特色子品牌,上海国际文学周始终是中外作家进行文化交流、文学探讨的重要平台,迄今为止共邀请到了近300位中外作家、学者,包括4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虹口区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群星璀璨之地,上世纪居住过很多文学巨匠,活跃着一批左联作家,这里曾掀起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的热潮,影响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方向。虹口也是中国近现代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者。北外滩汇山码头,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毛泽东同志,曾先后三次在这里送别赴法学子;爱因斯坦、罗素、萧伯纳等科学文化名人也是从北外滩登陆中国;二战期间,北外滩的提篮桥地区曾接纳了从欧洲远道而来近2万名犹太难民。上海国际文学周主论坛暨开幕式放在虹口北外滩体现了文学与国际文化交流的历史传承。

编辑 温静 审读 匡彧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赵明

(作者:深圳特区报驻沪记者 匡彧)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