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要强的中国人脱敏的一生”相关话题登上热搜,引起网友讨论。
辣椒太辣流鼻涕、蜜瓜太甜剌嗓子、喝咖啡提神反而更困、吃菠萝舌头麻、茄子麻嘴……你经历过几个?有没有一种可能,你过敏了?
它就这个味儿?不,是你过敏了!
近期,一位留学生记录了自己在国外测试过敏原的过程,测试结果为0震惊医护人员,相关视频发布后,迅速引发网友热议。
图源:抖音博主@小康生性不爱笑
随后,话题很快从“为什么中国人不过敏”过渡到“中国人不认为这是过敏”。
35岁金先生从小吃哈密瓜就喉咙痛,他一直认为“元凶”是瓜太甜,即便喜欢,每次也不敢吃太多。进入评论区后,他惊讶地发现,别人吃瓜并不剌嗓子,而自己的情况可能是对哈密瓜过敏,另外与他有着同款“吃瓜”体验的网友也并不在少数。
四川的静静告诉记者,她从小吃火锅就会鼻涕不止,身边人也这样,多年来并未感到不妥。直到刷到相关话题后,才知道并非所有人吃辣都流鼻涕,对此,她表示震惊。
图源:抖音相关评论区
越来越多人在相关评论区分享自己吃不同食物的异常感受,并分析原因:吃辣椒流鼻涕是太辣、喝咖啡犯困是自己困、吃菠萝舌头麻是盐水没泡够、火龙果是洗衣粉味……
网友怀疑食物过期、吃法不对、量不够、不习惯味道,唯独没怀疑过自己过敏。事实上,以上症状可能都是过敏,而我们习以为常的过敏原还不止这些食物。
部分网友现身说法,表示自己确实在吃多某些食物以后,不仅找到了合适的量,还吃出了食物的味道。湖北的麦子告诉记者,当发现自己对小龙虾过敏后,她不断尝试不同的摄入量,终于发现吃4只是不会过敏的。
医生:不建议靠“炫”致敏物脱敏
致敏的食物,靠“多吃”脱敏靠谱吗?又是否有健康风险呢?就此,读特记者采访了皮肤科医生。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主任医师梁燕华表示,医学上对过敏的认定通常为人体对于外来的或内在的一些抗原产生的相关应激反应。日常生活中,人们摄入的食物,吸入、触摸的物质等等都可能引发过敏。
过敏的症状也有多种类型,一是皮肤的表现,较常见的如荨麻疹,患者通常感到瘙痒;二是呼吸道的表现,常见为气管的水肿,易引发患者呼吸困难;三是胃肠道的水肿,通常会引发腹胀腹痛。
而对于有人表示狂炫致敏食物后终于不过敏了,所以可以此自行“脱敏”的说法,梁燕华并不认同。
他指出,小孩在6岁与12岁两个重要年龄段会经历免疫器官的发育和重建,确实有可能对曾经的过敏原当作自身成分重新识别,从而对原过敏物免疫耐受,也就是说对原来过敏的东西不过敏了。表面上看起来有的小孩是反复吃致敏物后脱敏了,实际上是免疫组织再造的结果。
但是,成年人的免疫组织已经固定,基本没有变化,并不主张猛吃过敏物来脱敏。反之,反复接触高度敏感的物质风险更高,严重者会引起休克、红斑疯传等情况。“无论是小孩抑或成年人,都不易建议自然暴露(即通过刻意吃过敏物来达到脱敏)。”他强调,过敏的情况人人不同,脱敏试验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严格进行。
喝奶窜稀不是过敏,也不应用于“治”便秘
此外,对于相关评论区里,有网友提出喝牛奶腹泻等情况也是过敏症状的说法,梁燕华则提醒,这属于食物不耐受,是免疫问题,与过敏问题完全是两个概念。
而不少乳糖不耐受的网友,将牛奶作为“窜稀神器”的做法,他表示,医学上应对轻度不耐受的食物会采取轮替,即间隔一段时间食用或者忌食,而对于中度和高度不耐受的食物直接忌食。在个人无法判断不耐受程度时,医生并不建议随意进食。
图源:相关抖音评论区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过敏,什么状况下需要就医?他也给出了建议:人们一旦进食、触摸、嗅到某种东西后出现胸闷、头晕、呼吸困难、喉头梗阻、腹痛或者血压降低等情况时,需要即刻就医,这是过敏性休克的倾向。另外如果皮肤出现大量的红斑,瘙痒剧烈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症状,也需要尽快就医治疗。
编辑 钟诗婷 审读 伊诺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