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皆运动正成为深圳校园“新特色”,深圳积极探索体教融合新路径

深圳特区报记者 姚卓文
2024-08-08 10:19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生生皆运动 学子更阳光

正值暑假,奥运会上,激战正酣,中国健儿表现抢眼;而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学生体育赛场上,则刮起了阵阵“深圳旋风”,深圳学生健儿在各类体育赛事中摘金夺银,威力无比。深圳中学学子陈宁帆在全国网球联赛上勇夺高中组男子单打冠军,深圳实验教育集团派出4支足球队在广东省中小学生足球锦标赛中全部斩获冠军,深圳第二实验学校蝉联广东省中学生篮球锦标赛(高中组)女篮冠军……

近年来,深圳积极探索体教融合新路径,通过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改进体育课程和评价机制,引进高水平运动员进校园任教等多措并举,努力推动260多万学生人人参与体育活动。从校内到校外、从学生到教师,人人皆运动正成为深圳校园的“新特色”,让体育助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中小学学生“全覆盖” 以体育人燃动校园

5月25日,龙华区“未来杯”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在深圳市致理中学开拍;6月6日,罗湖区中小学生篮球比赛在东湖中学落下帷幕;6月13日,深圳市中小学生跳绳比赛和深圳市中小学生跆拳道比赛同日开赛;6月23日,福田区中小学生毽球比赛开踢……近段时间以来,深圳校园频频掀起体育运动潮,处处洋溢着师生奋发进取的激情。

近年来,深圳教育系统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通过建立常态化的校园体育赛事机制,不断完善学生体育赛事体系。2023年,全市教育系统举办X9联盟体育联赛、“高中四校”体育联赛等45项市级大型校园体育赛事,深圳学子在国家级及以上各类比赛中斩获冠军66项次,切实做到“班班有活动,周周有比赛,月月有颁奖”。以跳绳比赛为例,作为一项适应各年龄段的运动,该项比赛实现全市中小学生全覆盖,给每位学子提供一个大显“绳”手的舞台。“人人有比赛”之余“班班有竞赛”,篮球、足球、羽毛球、围棋、啦啦操比赛作为覆盖大中小学每个班级的比赛,“班-校-区-市”四级赛事活动覆盖全市260多万学生。通过体育赛事,不断夯实深圳校园体育新基础,让广大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

改进体育课程和评价机制 强化学生终身锻炼意识

今年春季学期开始,不少深圳家长发现,孩子们的课程表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体育课已经成为“天天见”的“主课”。深圳积极探索“五育并举”新机制,在国内率先推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一节体育课,赢得良好的社会反响。龙华第三小学学生余菁怡则告诉记者,每天一节体育课不仅可以让他们锻炼身体,还可以放松心情,下一节课也会因此学得更好。

深圳还充分发挥考试的指挥棒作用,引导、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强化学生终身锻炼的意识和能力。今年中考体育考试的赛场上,增加了7个选考项目,其中不乏学生喜爱的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球类项目。对于选考项目的增加,不少学生及家长都表示欢迎。“我在学校参加了足球社团,从小学一年级起每周都参加足球训练,起初只把足球作为爱好,现在纳入中考,当然会激励自己继续踢下去。”初三学生小张说。家长廖女士则告诉记者,对学生来说,体育考试的选择项目越多,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权,也有利于孩子将兴趣与考试相结合。

根据深圳新一轮体育中考改革方案,到2026年体育中考的选考项目还将进一步增加,并将球类项目单列为一类,以及增加过程性评价。市教育局体卫艺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新一轮体育中考改革目的在于鼓励学生多参与球类项目运动,充分发挥球类运动团体性、益趣性、终身性强的项目特点,引导学生在球类运动中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形成终身的体育兴趣爱好,有助于从运动习惯、运动项目、运动氛围等多个方面有效推进深圳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稳步提升。

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原体育教研员刘晋教授表示,通过考试的指挥棒作用,对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有很好的引导,也利于学生掌握1-2项终身受用的体育运动技能。深圳大学体育学院教务办主任、体育教育系书记王晓东认为,正因深圳市委、市政府对体育的重视,无论是全市中考体育改革,还是启动“每天一节体育课”,最终都保障了青少年儿童拥有健康的身体,孩子和家庭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世界冠军在校园 引领学校体育新发展

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推进体教融合助力学生健康成长,还需要高素质体育教师的引领助力。而在深圳,“我的体育老师是全国冠军、世界冠军”早已不是什么稀奇事。早在2021年,羽毛球奥运冠军于洋在退役后选择加入罗湖教育,成为罗湖区教科院的一名羽毛球专项研究员,这也是深圳基础教育系统引进的第一个奥运冠军。于洋表示,她的目标不仅仅是培养奥运冠军,更重要的是发挥体育的教育功能,让更多的青少年享受体育锻炼的同时,传承拼搏进取的体育精神,培养他们的奥运冠军品质。

而在南方科技大学附属中学,世界啦啦操锦标赛冠军陈方宇是学校的体育老师和啦啦操队的主教练。陈方宇告诉记者,作为一名中学体育教师,不仅可以看着学生们挥洒汗水,带领她们取得优异成绩考取心仪大学,也可以在训练教学和比赛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与通常竞技的教练员们交流心得,共同把啦啦操项目发展传递下去。

去年11月,深圳市教育局发布了《深圳市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深化教师招聘改革,进一步完善聘用优秀退役运动员等为体育教师或教练员制度,配齐配足配强体育教师。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市教育局积极推进此项工作,引进不少世界冠军、优秀退役运动员到学校任教,一批专业能力强、敬业精神好,有情怀、有干劲的运动员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了优异的成绩。除此之外,深圳还将加大体育教师和教研员培养力度,大力支持体育教育科研立项、教学成果评选,推动名师工作室建设,培养骨干教师、卓越教师、教育家型教师。

(图片由深圳市教育局提供)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徐恬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姚卓文)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