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了解到,近期,广州市市场监管局对市内生产经营的14大类食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肉制品,乳制品,茶叶及相关制品,酒类,水果制品,水产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糕点,保健食品,特殊膳食食品,餐饮食品,食品添加剂,食用农产品)进行监督抽检,共1711批次。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检验和判定,其中抽检项目合格样品1687批次,不合格样品24批次,合格率为98.6%,不合格样品涉及话梅、黑茶、白酒等。
其中,记者看到,在食品抽样检验不合格产品信息中,被抽样单位名称为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南熹源贸易商行,标称生产单位或供货单位名称为贵州茅台酒厂(集团)保健酒业有限公司、在2014年8月20日生产的播窖1935酒酒精度检测不合格,并且经仁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核查,无法确定该检验报告所检批次产品是贵州茅台酒厂(集团)保健酒业有限公司生产。另有一款安化黑茶茯砖,经检测含氟量不合格。
具体来看,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50批次,未检出不合格样品;肉制品69批次,未检出不合格样品;乳制品(含乳制品专项)100批次,未检出不合格样品;糕点60批次,未检出不合格样品;特殊膳食食品3批次,未检出不合格批次。另有部分品类经抽查发现不合格样品,其中,茶叶及相关制品94批次,不合格1批次;酒类51批次,不合格1批次;水果制品47批次,不合格1批次;水产制品51批次,不合格1批次;淀粉及淀粉制品50批次,不合格1批次;保健食品133批次,不合格1批次;餐饮食品50批次,不合格1批次;食品添加剂186批次,不合格1批次;食用农产品767批次,不合格16批次。
据悉,广州市市场监管局已要求辖区市场监管部门及时对不合格食品及其生产经营者进行调查处理,责令企业查清产品流向,采取下架、召回不合格产品等措施控制风险,并分析原因进行整改。
同时,市市场监管局提醒,消费者应通过正规可靠渠道购买食品并保存相应购物凭证,看清外包装上的相关标识,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和地址、成分或配料表、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等标识是否齐全;并且,不要购买无厂名、厂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产品,不要购买超过保质期的产品,不要购买公布的不合格产品。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卢梦谦 林琳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苏琬茜
编辑 刘桂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