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摔伤 你应该懂这些
记者 吕二函 通讯员 刘画敏
2016-06-01 00:21

“熊孩子”活泼好动,家长平时不仅要加强监护,更要掌握一些外伤应急救护常识。

8a68541cf2668523ca8ff742eef276ba

读特记者31日从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小儿骨科采访了解到,该科室暑期收治的外伤患儿比平日要多2、3倍,患儿多是6至12岁的小学生。

“医院急诊已经分流了一部分外伤患儿,小儿骨科收治的是严重的外伤或骨折患儿,一到暑期,科室的日门诊量都会增至400人次,其中因外伤患儿占了一半。”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小儿骨科主任马长生告诉记者,暑期孩子放假,户外活动比较多,发生外伤的机会就会加大。

万一孩子发生意外摔伤,在送至医院之前,家长该如何处理?对于这一问题,马主任认为家长应首先判断孩子摔伤的轻重程度。“疼痛、肿胀、活动受限是患儿摔伤之后经常出现的三大表征,如果孩子摔伤部位短时间内(一般为五分钟)出现明显肿胀或瘀血,则代表病情较为严重,如摔伤部位不能活动则代表已伤到骨关节,有骨折的可能性,如果只是轻微的疼痛则或是软组织受伤。”

0bc51e3fa73068172cdfa565f61b323e

其次,家长要根据患儿的外伤程度采取相应的应急救护措施。如果是轻微的软组织受伤,家长应在48小时内对患儿的摔伤部位进行冷敷;如果是骨关节受伤,应先用硬纸板对受伤部位进行简单固定,然后立即送至医院治疗。

编辑 白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