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来源:新华社)
在北京老城中心
有一幅穿越700多年时光的“历史长卷”
——北京中轴线
来北京Citywalk
少不了要到这条中轴线上走一走
有人说,这是一条历史轴
娓娓讲述北京往事
也有人说,这是一条发展轴
人们从这条线上读北京、看中国
7月27日
这一中国首都最具标志性古迹的所在地
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全长7.8公里
世界上最长的城市轴线
“北京中轴线”纵贯北京老城南北
始建于13世纪,形成于16世纪
此后经不断演进发展
形成今天全长7.8公里
世界上最长的城市轴线
其选址、格局、城市形态和设计
体现了《周礼·考工记》所记载的
理想都城范式
展现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传统
见证了北京城市的发展演变
是体现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重要标识
明清北京城的建设传承了元大都城的规划建设成果。图为元大都城图。图片来源:《人居北京:一脉中轴伴水行》
作为中国古代城市设计的经典
建筑学家梁思成称颂
北京中轴线是全世界最长
也是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
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家吴良镛赞誉其是
“古代中国都城建设的最后结晶”
申遗成功!
最美中轴线因何闪耀?
就在7月27日凌晨
巴黎奥运会在塞纳河上拉开帷幕
触发不少人对北京奥运会的记忆
2008年8月8日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
29个巨大的“烟花脚印”
以永定门为起点
沿北京中轴线一路向北
迈向奥运会主体育场
这种仪式感十足的设计
为北京中轴线赋予了时代寓意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沿着中轴线前进的29个“大脚印”。
北京中轴线实际上分为五段
从南向北,每一段约有1500米
第一段由永定门至天桥,是较为肃穆的郊坛区。
第二段由天桥至正阳门,为中轴线上最为热闹的部分,即今前门大街商业区;五牌楼与正阳门作为该段的一个小高潮,揭开进入内城的序幕。
第三段由正阳门至午门,为宫廷前区。
第四段是整个轴线的高潮部分——宫廷区,由午门至景山,紫禁城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等核心建筑都集中在这一区域。
最后一段是中轴线的尾声部分,由景山北门到钟楼,这一带分布着商铺、民居和什刹海。
“北京中轴线”遗产区面积589公顷,缓冲区面积4542公顷,15个遗产构成要素为:钟鼓楼、万宁桥、景山、故宫、端门、天安门、外金水桥、太庙、社稷坛、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国家博物馆和人民大会堂)、正阳门、南段道路遗存、天坛、先农坛、永定门。
在新北京的城市空间结构中
北京中轴线仍将是
世上独一无二的“中国气质”中轴线
集中展现着中华文明的
过去、现在和未来
故宫、天坛已是世界遗产
为何中轴线还要申遗?
曾有人关心这样的问题
北京中轴线上的故宫、天坛已经是世界遗产
为何中轴线还需要申遗?
如今,“一条中轴线,大美北京城”
的壮阔景象已给出清晰的答案
12年的申遗保护之路
把历史文化遗产串珠成链、聚链成群
一线牵一城
线上汇集了北京城建筑的精髓
一城聚一线
北京城的变迁在线上留痕
线也随之不断生长
作为城市发展轴
中轴线也在不断“生长”
画出一条延长线
从7.8千米延伸到88.8千米
体现出“一脉传城”的气魄
申遗成功
是保护和发展的新起点
在北京未来的城市规划里
南中轴将延长至永定河水系
北中轴将直达燕山山脉
连接历史、今天与未来
让北京中轴线成为更为闪耀
更为丰厚的文化之轴、精神之轴
相关阅读
(综合来源:新华社、央视新闻、界面新闻、《人居北京:一脉中轴伴水行》/单霁翔 著)
编辑 高原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彭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