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涌动,改革激荡。7月16日下午,深圳大学城发展建设工作务虚会在大学城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南山区委书记黄湘岳主持会议,强调要全面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藩篱,高标准做好大学城运营管理工作,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推动西丽湖国际科教城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城区发展能级,助力南山坚决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深圳实践中走在最前列。深圳市建筑工务署署长李卓参加有关活动。
大学城位于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内,分布了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西丽校区等多所高校。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大学城管理服务事权移交南山区。在此背景下,南山区统筹地方需求与高校资源,开门问计、集思广益,组织专家学者、各部门负责人掀起“头脑风暴”,扎实做好片区运营管理工作,探索校城融合发展新模式。
凝心聚力谋发展。大学城运营管理筹备工作组、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南山管理局、区科创局负责人分别汇报大学城发展建设有关情况。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院长欧阳证、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副总规划师朱荣远、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系主任章明,结合具体案例实践,分别从高校视角、设计规划及社会学维度,提出强化“校城联动”“三生融合”、打造“交际走廊”、完善公共配套、促进无界交融等建议,并希望南山区以此为契机,推动大学城运营管理共建共享、提档升级,更好激发片区创新活力。他们表示,会积极支持南山区做好大学城运营管理工作,助推南山区高质量发展,把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打造成全球顶尖科技创新高地、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集聚区。
黄湘岳指出,大学城片区山水相依、环境优美,高校院所、创新平台集聚,生产要素和各类人才齐备,将进一步激活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新动能新优势,点燃南山创新发展“新引擎”。他表示,要坚定不移扛起属地责任,紧锣密鼓、高效推进,全力以赴做好大学城运营管理、发展建设各项工作,以片区引领带动城区高质量发展。要坚定信心、下定决心、燃起雄心,保持开放态度,胸怀国际视野,跳出大学城看科教城,放眼世界看南山。要既立足当下,又放眼长远,主动思考、主动谋划、主动对接,全力打通堵点痛点难点,发挥改革创新引领示范作用,先立后破、分步实施,在安全前提下,推动高校面向社会开放,在仪器共享、学分互认、人才共育等方面先行先试,让改革获得感看得见摸得着。要统筹做好设计、规划、运营、管理,不断优化方案,划清管理职责,高效集约利用土地,以小切口带动大变化。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精准对接产业和企业发展所需,打通产学研用全链条,让更多成果走出实验室、转化为新质生产力。要大力实施“沃土工程”,构筑创新型“雨林生态”,引爆创新“裂变”,让创新活力在南山大地竞相奔涌。
黄湘岳强调,这是关乎大局的事,也是我们大家的事,各部门要积极参与、各司其职,奋力把大学城片区打造成更显活力、更具魅力、令人向往的创新高地。
会前,黄湘岳带队到大学城调研,了解了片区空间规划、场馆运营、校园及管理服务中心有关情况。
区领导莫士龙、夏雷、蔡淡宏参加会议。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国庆的红漫过鹏城街巷,中秋的月挂在深圳湾的夜空,这个双节,不必复杂,只需一次简单的 “比心”,就能把对祖国的赤诚、对家人的思念,装进深圳的每一处风景里。无论你在深圳何处,用手势“比心”,让国庆、中秋元素入镜,拍一张照片、剪段创意短视频,或是写下拍照打卡图文攻略,带话题分享出来,让你对祖国的爱、对家人的情,被更多人看见! 【本期话题】#双节在深比心祖国#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0月8日 【活动奖励】优质内容可获得“深圳盒子”、读特客户端开屏展示机会
00:03
#读特小记者#小镇上的风景
乡间小路
01:04
俯瞰蚝乡湖公园 中摄在线(记者 黄建华)图为10月2日拍摄于蚝乡湖公园,该公园位于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画面中能看到公园内有大片葱郁的绿地、波光粼粼的湖水,周边分布着多样的建筑,远处林立着高楼大厦,整体呈现出自然景观与城市风貌相融合的景象,展现出独特的城市生态之美。 据了解, 公园以"碧城枢纽·蚝乡新生"为设计主题,通过整合湿地景观、人行景观桥、生态驳岸等技术,形成水湿地、水舞台、水生岛、水花园四大功能分区。建设中保留原沙井发电厂改造为文创展馆,设置蚝壳墙、蚝壳水迷宫等特色设施,成为展示千年蚝乡文化的重要载体。截至2024年,项目已获得美国建筑大师奖、香港城市设计协会年度大奖等国际奖项。#读特小记者#
【图片动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