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携手腾讯,全面启动辖区“互联网+”高血压人群管理

读特记者 戴晓蓉 通讯员 刘琤琤
2017-11-12 17:34
摘要

11月11日上午,“互联网+”高血压病健康管理学术论坛暨国家十三五重大专项——高血压规范化管理“双全计划”课题研讨会在深圳召开。此次论坛由深圳市医学会和福田区慢性病防治院共同主办,旨在探索高效可行的、基于互联网和其他信息化手段的慢性病管理模式。

11月11日上午,“互联网+”高血压病健康管理学术论坛暨国家十三五重大专项——高血压规范化管理“双全计划”课题研讨会在深圳召开。此次论坛由深圳市医学会和福田区慢性病防治院共同主办,旨在探索高效可行的、基于互联网和其他信息化手段的慢性病管理模式。

记者从该论坛了解到,在福田区卫计局的牵头组织下,腾讯公司与福田区慢性病防治院拟联手探索“互联网+”高血压糖尿病健康管理新模式。目前该项目正在开展中,通过智能化的“互联网+”手段,西医加中医适宜技术相结合开展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有望全面提高福田区两病病人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果,构建高血压糖尿病健康管理新模式。

据介绍,福田区慢性病防治院与腾讯公司此次合作构建基于“互联网+医疗”的福田区慢性病管理新模式,计划与福田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相结合,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干预,运用信息平台进行分组分析,实现患者病情的实时监测和个性化指导。以高血压为例,以可穿戴的24小时动态血压设备和远程智能血压计的组合,实现医疗级别的居家监测,数据实时上传与共享,实现有效的远程监护。

福田区作为深圳市中心城区,2012年成功创建全国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过程中在慢性病管理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福田区慢病院周志衡副教授介绍,本项目的开展将能明显提升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改善卫生行为、促进医患沟通,能有效提高家庭医生的工作效率,同时也丰富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内涵。

目前该项目已经完成了试点工作,探索和总结出了运用“互联网+医疗”技术开展高血压糖尿病健康看护的新模式和技术流程。项目组分别在益田和新洲社康,各选取试点入组高血压患者100例,经过“互联网+”技术管理一个月后,患者的血压达标率从53%上升到74%。通过对入组患者进行门诊复诊和电话回访问卷调查,患者认为,经过本模式的管理,明显提高了他们对高血压知识的知晓情况(89%),改善了生活行为(饮食、运动)(28%),服药比过去更规律(34%)。

据悉,以上述试点社康为起点,未来将在福田区78个社康全面启动“互联网+”高血压糖尿病健康管理工作。近年来,以糖尿病高血压两病为代表的慢性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不断上升趋势。2015年,我国发布《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现状报告》,中国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5.2%,根据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估算中国高血压人数约2.7亿。

在此次“互联网+”高血压病健康管理学术论坛上,中国高血压联盟主席王继光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张宇清教授等业界权威分别就高血压病管理进展、基础医疗机构开展动态血压监测的意义等主题进行了发言,与会专家也就福田区“互联网+”慢性病健康管理新模式进行了探讨,充分肯定了福田区创新慢性病管理方式的意义。

相关链接

“互联网+”慢性病全程管理

通过可穿戴设备自动采集数据,将用户监控数据由单点变成连续数据进行统计,结合云端的人工智能将数据趋势的分析和大量相关特征匹配,发现用户的体征波动规律。慢病管理云平台通过回顾性的分析研究和前瞻性的诊疗探索,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基于全科医生、家庭医生、医生助理的慢病分级诊疗管理体系。

见习编辑 李林夕

(作者:读特记者 戴晓蓉 通讯员 刘琤琤)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