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妹妹们中山的房子正打算装修,以后深圳和中山两边都会住。”近期,对家住深圳市宝安区航城街道钟屋社区的梁子贵来说,最期待的莫过于深中通道开通了。“等了十多年了!终于要开通了。这下去中山更方便了。”梁子贵的语气里难掩激动。
梁子贵是土生土长的深圳人,曾是一名小学美术老师,后来又在钟屋股份有限公司做了30年的企业联络员。定期到深圳周边城市,比如中山等地寻访美食,是他生活中的一大乐事。考虑到中山美食多、风景好、生活节奏慢,几年前,他和家人在中山火炬开发区买了房,打算以后用来养老。
在他的憧憬中,退休生活不再是一成不变的老年日常,而是自由地在深圳与中山之间切换,享受两地的美食和美景。“但往返太麻烦了。”“原先得从虎门大桥绕,至少要耗费一个半小时。”梁子贵告诉记者,有时候还会遇到虎门大桥塞车,长则2个多小时甚至更多。途中的等待让人疲惫不堪。“现在好了,出了钟屋社区从鹤洲立交就能直接上深中通道,半小时就能到中山了。”
梁子贵所在的航城街道,是深圳离深中通道最近的街道,也是深中通道深圳端的门户区。而他在中山的房子,离深中通道中山门户区翠亨新区也只有1站路的距离。因此,往返两处的家十分方便。
深中通道即将开通,他兴奋地和朋友们制定新的旅行计划:“以后到了中山,我们就可以去看看自己在那边的小窝,喝喝茶,然后再享受一顿美味的农家菜,让人回味无穷。”中山的美食,成为老友聚会的桥梁。
从交通的“硬联通”,到湾区居民之间的“心联通”,成为大家共同的期待。
去年全国两会期间,何超琼的一句“我是大湾区人”,引发强烈共鸣。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交通网络的越织越密,曾经珠江入海口的跨海壁垒,正在逐渐消逝,一幅“超级城市”的蓝图,正在人们心中渐渐清晰。由深中通道等跨海工程串联起一个个生活的故事,正绘出大湾区更加精彩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