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康复辅助技术,赋能健康老年生活。6月23日下午,由深圳市南山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深圳市南山科技事务所承办的2024年南山博士行首场进社区讲座在花果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举行。
花果山社区内居住着许多改革开放初期来深的拓荒牛。据了解,目前该社区60岁以上老人占户籍人口的15.9%,已达到国际上规定的老龄化社会标准。针对社区老龄化程度高的特点,南山区科学技术协会特邀广东省残疾人康复协会常务副会长王睦雄,以《康养辅具,赋能健康——走进康复辅助技术科普世界》为主题,为花果山社区老年人带来一堂关于康复辅助技术发展和器具使用的精彩课程。希望通过讲座学习,使广大老年人对辅助器具与健康养老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什么是辅助器具?常见的适老化辅助器具有哪些?
王睦雄介绍,辅助器具也叫康复辅具,是指能够有效预防、减轻、补偿、代偿身体功能损伤、活动受限和参与限制的辅助产品及辅助技术。目前,辅助器具品种繁多,按功能障碍分为视觉障碍类、听觉障碍类、言语障碍类、肢体障碍类、智力障碍类和精神障碍类等辅助器具,主要适用于老年人、伤病人和残疾人等群体。
半失能老人主要以助视类的光学助视器、电子助视器、盲人听书机、盲人示路杖等;助听类的辅听器、助听器等;助讲类的电子喉;助行类的手杖、腋拐、助行器、轮椅等;假肢矫形器类的下肢假肢、踝足矫形器、外骨骼支具;生活自助类的生活自助器;护理类的坐便椅、洗浴椅、护理床等;失智类的定位电话手表、智能药盒等。他建议应按不同身体功能状态人群的不同需求进行适老辅具适配针对适老化辅具,以预防跌倒摔伤、防止继发健康问题。
康养辅助与无障碍环境
外部无障碍物质环境构建离不开无障碍建筑设施和辅助技术应用。康养辅具支持是构建无障碍环境过程中个体功能和外部环境的桥梁。王睦雄强调了从无障碍环境的角度出发,普及针对老龄弱者、失能以及半失能老人的居家适老化家具配置和适老化改造的重要性。他认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老龄群体的生活质量问题亟待关注。为此,需要重视并推广适合老龄弱者、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居家适老化家具配置和适老化改造,以创造一个更加安全、舒适、便捷的居住环境,让他们能够在家中享受到更好的生活品质。这不仅是对这部分人群权益的保障,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
新技术赋予康养辅助器具更多可能
王睦雄提到, 随着“残疾与健康”、“辅具支持,健康生活”等新理念的提出,现代康复医学、人体工学等学科的不断发展及康复工程与辅助技术在基础理论、结构设计、新材料、新工艺等的不断创新、迭代、应用,特别是电子技术、传感技术、仿生学、大数据、人工智能、人机交互、脑机接口、外骨骼机器人等高科技技术革命、科技创新的加持应用,给康养辅具的研发、赋能健康创造了无限可能。同时,他列举智能轮椅、智能眼镜、人工耳蜗、全自动护理床、人形护理机器人等高科技辅具支持及适老化辅具等产品例子,为听众生动演示了高科技辅助器具守护健康、赋能助残、赋能养老的美好遇见。
此次活动反响热烈,吸引了50余名花果山社区老年人共同参与,共同学习。
(受访者供图)
编辑 李斌 审读 匡彧 二审 桂桐 三审 王敏
读特热榜
1哈啰单车用AI冒充人工客服?谁在让消费者大喊“转人工”? | 网事
2最低30元!十五运会门票怎么买?购票攻略来了
3“杨柳”逐渐远离,深圳市解除暴雨黄色和雷电预警信号|持续关注
4全球首款全景无人机开启公测,可实现空中360°自由视角拍摄
5读特热评|“炒菜多放辣椒”引热议,讲好好人故事需要更走心
6中国台湾网红“馆长”被深圳机器人震撼:中国制造,世界第一!
7深圳最美夜景的硬核浪漫:全球最大飞天LED屏上演“飞天魔法”!
8在深体验自动驾驶,中国台湾网红“馆长”感叹:“这也太厉害了!”
9中国台湾网红“馆长”体验腾讯刷掌支付 大赞“太方便了!”
10关于稳定币相关市场波动,香港证监会及香港金管局发布联合声明
IN视频
鹏友圈
45载圳青春!用镜头捕捉深圳的活力与温度——不管是现代化天际线、山海连城的自然生态,还是深圳人的奋斗瞬间、科技园区的创新活力,都能拍成大片参赛~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45载圳青春#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团队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07:43
#45载圳青春#[团队] - [长视频] - [微光成炬,爱在梅林] 这是一个关于老龄的故事,也是属于梅林街道的故事,林叔,一位初来深圳的“新深圳人”,带着牵挂,从远方来到女儿身边。他原本只想短暂陪伴,却在梅林的街头巷尾,遇见了意想不到的安心与温暖——适老化的社区设施,细致入微的居家服务,热热闹闹的老年课堂、邻里茶话、健康义诊……原来,这里不只是年轻人奋斗的热土,也是一座懂得倾听长者心声的城市。在一点一滴的关怀中,他看见了生活的温度,也读懂了城市的深情。于是,他决定留下,不只是为了女儿,更是因为,这里,也成了他的家。跟随林叔的脚步,我们看见梅林的温度,看见深圳的包容,也听见那句熟悉的承诺——“来了,就是深圳人。” 而在这里,老了,也能幸福地留下。
01:18
#45载圳青春 45岁生日快乐,我的深圳!最想对你说……
00:12
#45载圳青春#夏日傍晚,孩子们在深圳市民中心广场上放风筝,他们手牵引线,风筝在头顶迎风飞,轻松又惬意。深圳市民中心不仅是深圳市政府的办公地,也是市民悠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开放包容,这里没有围墙,市民可以自由出入,是国内首例“没有围墙的政府”。
00:39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您还记得深圳当年的样子吗?您如果参与其中,不妨讲出您的青春故事,我们聆听。#45载圳青春#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