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先进院”)举行2024年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共同见证256名研究生圆满完成学业。据统计,本届深圳先进院毕业生在培期间参与发表文章532篇,包括SCI和EI等高水平文章共284篇;以第一发明人申请专利345项,其中已授权专利112项。
毕业典礼现场。
从毕业去向来看,本届深圳先进院毕业生中,大部分博士生毕业后选择前往高校、科研院所从事博士后相关工作,博士生最高年薪90万元;在硕士毕业生中,有的学生选择进入腾讯、百度、华为、字节跳动等高新技术企业工作,有的学生选择前往清华大学、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香港中文大学等高等院校攻读博士学位。
毕业典礼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先进院副院长郑海荣向毕业生们寄语,“科学的道路没有尽头,希望你们能够成为勇立潮头的领航者、开拓创新的践行者、锐意进取的奋斗者。”他向同学们提出了三点期盼,一是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持续吸纳新知识,以灵活的姿态应对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二是深化创新意识,勇于探索新领域,持续为科技进步注入鲜活动力;三是强化责任感和使命感,主动扛起新使命,汇聚成推动国家发展的磅礴力量。
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先进院副院长郑海荣为毕业生拨穗并合影。
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2021级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博士生李彩荣表示,“深圳先进院为我们提供了强大而完善的科研平台,这里有丰富的教学资源,经常有各个学科领域的专家讲座,不仅学到了专业的知识,更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开阔了我们的视野。”
2020级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博士生蒋拯民认为,科研要始终瞄准现实的产业困境。“学以致用的科研范式,不仅增强了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让我在不断地实践中逐步明确了自己的兴趣和方向。”未来,他将在香港城市大学进行博士后深造。
谈到产教融合,2021级计算机技术专业硕士生黄健成深有体会。在学期间,他以第一作者或共一作者的身份在领域内A/B类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7篇;在CCF推荐会议、SCI期刊上发表文章5篇;他参与研发的图像编辑相关成果已成功运用在华为手机AI修图大模型中。
“走进AI生成领域是我在学期间最大的收获。我所在的多媒体集成技术研究中心,学生可自由选择最前沿的方向进行研究。目前AI生成领域主要由高新技术龙头企业主导,课题组与华为等企业开展合作,有着明显的产教融合特色”,黄健成表示。
据悉,自2006年成立至今,深圳先进院以“三位一体”推进科技、教育、人才融合发展,在高水平科学研究过程中培养了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目前,该院人员规模已超4500人,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海归人才800余人,全职国家级人才135人,77位学者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累计培养研究生10000余人,累计发表论文超1.8万篇,累计申请专利1.55万件;累计孵化企业1973家,累计承担科研项目经费超200亿元。
编辑 周梦璇 审读 伊诺 二审 关越 三审 张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