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绿树成荫
球场内骑手翩翩而过
手持马镫教学的老师正讲解着马术知识
这是深圳校园里新兴的体育课风景
深圳校园体育课正在发生变化
一些原本属于小众的新兴运动项目
如马术、高尔夫、毽球、匹克球等
逐步走进校园
为学生打开了一扇认识多元体育文化的大门
也为校园生活增添了别样趣味
马术进校园,
培养“骑士精神”
马术不仅是一项具备骑士精神的运动
也不仅有益身心健康
还可以培养孩子们的抗压能力、情绪管理能力
此外,马术还有助于自闭症、抑郁症等特殊儿童的康复
2023年3月
深圳市中山大学附属学校
率先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
“马术进校园公益月”活动
让学生们初步体验马背上的乐趣
格致中学也开设了一门马术双语校本选修课
深受学生欢迎
格致中学学生在马术选修课上。
2023年3月4日
“C MUSIC”中国马术场地障碍
青少年冠军杯赛总决赛也在深圳开幕
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将有更多国际级马术赛事在深圳举办
这将为马术进校园提供更好契机
高尔夫、毽球、匹克球,
展现运动魅力
进入深圳校园的另一个小众运动项目是高尔夫球
据统计,早在2007年
深圳高级中学和美中学校等校就开设了高尔夫球课程
随后,越来越多中小学加入了高尔夫球的阵营
2023年3月
福田区内9所学校联合成立了
“深圳市福田区中小学体育(高尔夫球)联盟”
并于年底举办首届校园高尔夫联赛
这标志着深圳校园高尔夫事业向纵深推进
高尔夫运动走进深圳校园。
除了国外引进的马术、高尔夫
一些源自中华民族的体育项目也进入了深圳校园
其中,毽球运动就是一个代表
据悉,深圳多所学校开设了毽球课程或社团
如莲南小学、深圳市第二实验学校等
2024年2月
包括他们在内的中国毽球队
就获得了西西里国际毽球公开赛的团体冠军
与毽球并肩走进校园的
还有个叫“匹克球”的新兴运动
匹克球在多所高校开设选修课
一些热心教师还将其带进中小学
成立了匹克球社团
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现运动魅力的新平台
匹克球作为新兴运动项目引入深圳北斗小学。
“极限运动”,
点燃校园活力
在体育课现场
你还可能会看到一些颇具挑战的“极限运动”项目
如轮滑、攀岩等
新华中学就拥有一支备受瞩目的Ellen轮滑队
他们曾在全国赛事上斩获多项殊荣
此外
梅沙教育万科双语学校将攀岩列为低年级的必修课程
学校专门聘请了经验丰富的教练
并配备了专业的攀岩设施
代表中国队夺得2024亚少赛4枚金牌的王梓烁
就是在这里成长起来的
松泉实验学校举办攀岩赛事。
“每天一节体育课”,
体质健康逐年提升
深圳向来把体育教育作为重中之重
早前更是发布
《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行每天一节体育课的通知》
明确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公、民办学校
从2024年春季学期开始实行
“每天一节体育课”
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
高中(含中职)每周开设3节体育课
中小学每天大课间体育活动不少于30分钟
严禁其他学科及活动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课时
深大附中的学生在操场上运动。图片来源:光明日报
为落实《通知》内容
深圳多措并举不断壮大体育教师队伍
近三年来先后引进
50多名冠军和退役运动员入校任教
形成“我的体育老师是冠军”的校园现象
还通过教学技能大赛、观摩展示等形式
持续提升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
同时,将走廊、天台、连廊、架空层、停车区域
等闲置空间改造为创意运动场所
并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优惠向中小学开放
还将学校与社区体育资源对接
鼓励中小学在周边公园、体育馆内开设体育课
让孩子们体会“在花香鸟语间上课”的乐趣
通过这些举措的深入实施
深圳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据统计,2021年至2023年,深圳全市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优良率分别为50.93%、55.86%、60.25%,逐年上升;同期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分别为58.9%、57.9%、56.7%,呈逐年下降趋势。一些区域和学校的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已达70%以上,部分学校达90%以上。
深圳市南山区南头城学校四年级的学生在进行课前热身活动。图片来源:光明日报
将小众体育项目引入校园
运动种类由单一变多元
开足“每天一节体育课”
确保学生每天都能参与体育锻炼
这些举措为学生拓宽了体育视野
培养了健康体魄
更重要的是在生命的关键时期
播撒下了体育的种子
为他们日后大放异彩奠定了基础
进击吧,深圳少年!
部分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深圳报业集团资料图
综合来源:晶报(记者 李跃)、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
综合 钟诗婷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关越 三审 万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