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深圳博物馆“藏品数字库”正式上线!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聂灿/文 韩墨/图
2024-06-08 09:55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

中国商事主体第一端

摘要

6月8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记者从深圳博物馆获悉,即日起,深圳博物馆“藏品数字库”正式上线,市民可通过深圳博物馆官方网站、公众号、小程序进入藏品数字库。

6月8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记者从深圳博物馆获悉,即日起,深圳博物馆“藏品数字库”正式上线,市民可通过深圳博物馆官方网站、公众号、小程序进入藏品数字库。

近年来,为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推动文化传承发展,让文物“活”起来,深圳博物馆在利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向公众传递文化知识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经过历年的数据积累,深博着力建设藏品数字库。


据介绍,目前藏品数字库已集成到深圳博物馆官网。采用先进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对采集的藏品数据进行高效、安全的管理。实施前后台分离的技术,后台进行藏品的数据管理,前台采用接口的方式,进行数据展示和渲染,保证了数据的统一性、安全性和展示的灵活性。

与此同时,支持按照文物分类、年代进行筛选。首批上线深博各种类别文物藏品1400余件。未来,将逐步更新完善更多藏品信息,实现更多文物藏品数据的对外展示,打破博物馆空间限制,让观众“看到”更多藏品,尤其是因为展馆场地等原因珍藏在库房的藏品。此外,此次精选的改革开放类藏品,记录了深圳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深刻变革,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珍贵的历史遗产,也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对于传承历史、启迪智慧、凝聚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期望通过藏品数字库的方式,打通藏品基本数据和研究数据之间的壁垒,进一步助力保护文化遗产,提高文化传承效率,增强公众对历史和文化的了解和兴趣。”深博工作人员表示,“藏品数字库”采用移动互联网的H5展示技术,支持多种数字化资源(如文稿、图片、音视频、三维模型等)的展示。特别是文物解读信息,凝聚了深博研究人员的大量心血。市民搜索框内可输入藏品、地点、人物等关键词,支持全字段搜索,方便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藏品信息。数字库还设置三维展示选项,通过“3d”图标可呈现藏品三维数据。

(作者:​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聂灿/文 韩墨/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