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公园:灵感在青山绿树间流淌

潜默 文/图
2024-06-03 09:51

宝安日报

深圳报业集团旗下唯一一份县市区域报

摘要

科学公园:灵感在青山绿树间流淌

荔枝林、狼尾草、碧道、幽境是科学公园留给我的第一印象,静心观赏,科学公园则表现出更多的生态、科普与人文的底色。

▲科学公园。

光明大道转科学大道,与一座山体对视:科学公园,依托柴山、猫山及两山之间的山坳地而建。两侧的凤凰花悄然怒放,红似火,灿若霞,飘落在草地上的花瓣,吸引着小女孩的目光,她们小心翼翼地拾起,捧在手中,仿佛在做一次深情的告别。不远处,草坪上的男孩,踢足球,放风筝,追逐打闹,用速度与激情诠释着少年的梦。

雾森剧场,一种可互动的云朵水雾模拟装置。孩子们穿梭于“云朵”之下,脚踏感应平台,触发水雾装置,模拟大自然的云雾天气,宛如置身于迷雾丛林,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孩子们不断地跳跃、欢呼,顷刻间,丛林间白雾迷茫,轻柔,缥缈,绿树、红花都笼罩着一层薄纱,亦真亦幻,如诗如画。淡淡的水蒸气漂浮到脸上,不禁忆起清代袁枚在《浙西三瀑布记》的描述:“或远立而濡其首,或逼视而衣无沾。”雾森剧场洋溢着一种可以攀谈的美,孩子懂,诗人懂,哲人懂,或许“湿人”都懂。

碧道蜿蜒向前,水能剧场往左,月湖剧场向右。沿着“科学历史之路”而行,可打卡生命科学、信心科学、材料科学等18个科普点。水能剧场,由水杉、扶桑、睡莲等植被以及沙土湿地构建而成,绿意盎然,碧波微漾。清澈的水流中不时地闪动着小蝌蚪的身影,三五成群的“科学小达人”蹲下来观察、讨论、拍照,用目光追逐着小蝌蚪的一举一动。

▲科学顶。

徜徉在狼尾草和荔枝林的世界里,万千遐想于脑海中奔腾。邂逅日之湖、月湖剧场、智慧驿站、山林花海、原木剧场等景点。静享鸟鸣啁啾的律动,仰望一颗青翠欲滴的荔枝,轻抚一株柔情似水的狼尾草,于内心深处泛起最原始的悸动,万籁俱静,灵感闪现。

手作步道,我在科学公园中首次见到这个词汇。科普牌显示:手作步道源于“无痕山林”的理念,以冲击最小化为原则,使用生态步道为工艺,用石头的原始形状,运用立体拼图的思维想象组合石头,呈现实用与美感的理念。俯首细瞧脚下的这条步道:由不规则的石头、泥土、木头拼接而成,每个台阶的大小和图案各不相同,整体呈现“步步高”的走势。纵观整体手作步道:以山体弧度为走势,就地取材而修筑,或许更蕴藏着顺势而为的“大道”。轻触一根埋在石头与泥土间的木头,纹路粗糙,质地坚硬,不经意间想起《尚书·禹贡》的那句:“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大道至简,先贤的智慧恰是遵循大自然最原始的规律。或许,漫步于手作步道,可以是一种沉浸式的思考。

步道沿途可浏览严东生、师昌绪等科学家的事迹与研究成果。拾阶而上,四野屏开,可眺望光明小镇、虹桥、科学城、中山大学等景点或建筑。登上海拔不足百米的科学顶,豁然开朗,科学真的有顶吗?科学有边界吗?还是科学是无极限?此时,我更愿意借用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的感言:“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

出行指南

乘地铁6号线,在“科学公园站”下,步行500米即到。

温馨提示:停车场暂未开放,建议绿色出行。

(作者:潜默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