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援赣抗洪抢险救援队圆满完成任务返深
读特记者 戴晓蓉 门艳 文/图)
2020-09-03 09:05

7月中旬,鄱阳湖水位突破历史极值,江西洪灾汛情告急。在接到江西省相关排涝求援信息后,广东省三防办、广东省应急管理厅决定组建广东省支援江西抗洪抢险队,从广州、深圳、珠海、佛山等城市抽调精干力量和大型排涝作业装备,第一时间驰援灾区。

7月16日,根据省三防办指令和市委市政府领导指示,深圳市三防办、市应急管理局会同市水务局抽调我市防洪抢险队伍——深圳市广汇源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首批10名专业抢险技术员,携带全市抽排水能力最强的抗洪抢险作业泵车和随行保障车辆,加入广东省支援江西抗洪抢险队伍。经过短暂集训后,队伍奔赴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抗洪救灾。

深圳支援江西抗洪抢险总结会现场。

笔者日前从市三防办获悉,经过40多天的连续奋战,深圳市支援江西抗洪抢险救援队已于8月31日胜利凯旋,全员平安返回深圳。参战队员以优良的工作作风、一流的战斗能力、突出的工作成绩,得到了前方指挥部的高度赞扬。8月31日,省三防办、省应急管理厅在河源市矿山救援基地召开广东支援江西抗洪抢险总结会,深圳参战队伍受到通报表扬,吴小超、朱云鸿、桂志成、胡东等四名队员被评为抗洪抢险先进个人。

鲜花慰问致敬“最美”守护者

在46天的抢险救灾任务中,深圳队员主要担负排涝抢险任务,以“早排水、多排水,力争早日让灾区群众重返家园”为中心工作,并与永修县当地政府和各界救援力量一道,紧急转移安置群众23411人,圆满完成抗洪抢险任务。队员们的不畏艰险和勇于担当,受到国家防总、江西省、九江市当地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据了解,这也是我市成立市应急管理局以来,组织开展的最大规模的一次跨省灾害救援行动。

8月31日下午,深圳市三防办、市应急管理局和市水务局为凯旋的抗洪英雄们举办了简单隆重的欢迎仪式,将鲜花、掌声、慰问送给这一群不惧生死、为人民守卫家园的“最美”守护者,欢迎他们平安回家。在9月1日召开的深圳支援江西抗洪抢险总结大会上,来自救援队的队员以及所在单位深圳市广汇源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作了发言,讲述了这次紧急救援行动中,队员们面临的各种艰难险阻和热血日夜,让所有人无不动容。

在总结会上,深圳市三防指挥部副总指挥、市三防办主任、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延奎表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此次援赣抗洪救援工作,要求参战队伍在服从前线抗洪大局的前提下,确保救援人员生命安全,后方全力做好各项保障措施。“46天的抗洪抢险期间,全体队员不畏劳苦,勇挑重担,科学、高效地开展抢险救援行动,充分发扬连续作战的工作作风,圆满完成了以排涝为中心的各项艰巨任务,为广东争了光,为深圳添了彩。向你们致敬!”

星夜驰援救百姓于洪水汪洋

7月12日晚7时,江西省永修县三角乡34公里长的大堤溃堤,决口长180米,2.6万多居民的房屋转瞬便被淹没在滔滔洪水中,本应在七八月丰收的农田也瞬间被吞没。粤赣山水相连,灾情牵动人心。广东省三防办、应急管理厅第一时间启动“全国一盘棋”应急响应机制,组织抗洪抢险突击队紧急集结,跨省千里驰援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三角联圩。

16日下午,深圳市广汇源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接到深圳市三防指挥部和市水务局相关部门指令,抽调首批10名专业抢险技术队员组成广东支援江西抗洪抢险突击队深圳分队,队伍当天成立当晚出发,奔赴河源与省突击队其他分队会合,并于7月21日晚抵达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

深圳援赣抗洪抢险救援队队员奋战抢险一线。

深圳抗洪救援队队长吴小超用“触目惊心”来形容刚到永修县时的景象。被洪水猛兽淹没的三角乡如同一片汪洋,有多年排涝抢险工作经验的他也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情况。如何尽快开展抽排作业,让老百姓早日回到家园,队员们深感任务艰巨。

到达三角乡的第二天清晨,大家就投入到紧张的抢险工作中。救援队从深圳带去的设备是一台每小时抽排3000立方米的大型泵车,这是个名副其实的“大块头”。安装时队员们需要将4根硬管从车上抬下来,放入水中,再将硬管与排水车的接头处接好。就这样,4名队员站在水中,扛着几百斤重的硬管;2名队员将硬管的接口抬起,与车上的接头处对齐;1名队员将螺丝拧紧;几名队员再合力将约40米长的软排水管接到排水车的出水口上。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泵车很快轰鸣着开动起来。

而在作业中,他们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水上漂浮物过多容易使抽水泵产生严重故障。“当时洪水来得猛,很多老百姓根本来不及收拾东西,水上漂满了浮木、树桩和各种垃圾。”面对着这样艰苦的环境,队员们二话不说,穿上密不透风的下水服和救生衣就下了水。此时正值中午,在炎炎烈日的暴晒之下,圩堤的气温已经逼近50摄氏度。清理完漂浮物回到岸上,他们早已累得虚脱,下水服里倒出来的全都是他们的汗水。

“让群众尽快回家是最大的心愿!”

随着广东抗洪抢险队伍的到来,抽排工作加快推进,水位以每天10到15厘米的速度下降。因为三角乡的地势是碗形结构,进水管的长度也需要不断加长,否则将对空间作业造成限制。经验丰富的吴小超很早就考虑到这个问题,提前向前线指挥部汇报了这一情况,并申请了备用进水管,从而确保了抽排工作24小时不间断作业。

在抗洪一线,除了需要面对决堤的风险、高温的“炙烤”,最大的危险是来自蛇虫的叮咬。“因为洪水太大了,很多蛇虫都从洞穴里跑了出来,在水里在堤上都有蛇,因为受了惊扰,有的看到人就会主动攻击,尤其在晚上光线不好的地方,很容易被蛇咬到。我们的队员刘振球就曾在作业时被毒蛇咬穿雨鞋,后来由当地政府冲锋舟、救护车紧急送往医院治疗,幸好最后没事。”吴小超回忆道,尽管面对重重危险,但队员们丝毫没有退缩,每天尽职尽责地完成自己的任务,没一丝怨言。“大家只是更加小心,睡觉时在车周围洒满硫磺,执勤时手里拿多根棍子‘打草惊蛇’。”

泵车24小时不停运转,队员们也要昼夜执勤。因为怕随时有情况,大家晚上睡觉也睡不踏实。队员王双喜是湖南人,湖南老家的洪涝灾情也令他担忧。虽然不能为家乡做贡献,可他表示不论到哪都是为人民服务,都是在救灾。在一线,他发扬着湖南人那种“吃得苦,霸得蛮”的精神,和战友们一起兢兢业业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尽最大努力排干洪水,让受灾群众能早日返回家园。“就是希望看到老百姓都能回到自己的家。每当看到水里的房子露出来得越多,就感到越欣慰。”他说。

洪水不退,我们不撤,直到每个老百姓都走进自己的家门——这是抢险队员们共同的心声。

编辑 高原

(作者:读特记者 戴晓蓉 门艳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