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第二季》究竟有多火?“上映前预约人数超过1800万,上映当日突破34000热度值,酷云峰值数据突破2.28%。”5月24日,作为《庆余年》IP输出方,阅文集团总编辑、副总裁杨晨在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展位现场接受读特新闻记者采访时,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
据其透露,阅文集团内部成立了“大庆”项目组,专门负责《庆余年》IP后续的开发工作,原著小说衍生的短剧、动漫及游戏都在联动开发中。
阅文集团总编辑、副总裁杨晨接受读特新闻专访。
网文“顶流”IP的成功秘籍
《庆余年》为什么能够火爆出圈?一部网络文学作品如何成为“顶流”IP?杨晨认为,《庆余年》的成功是好故事、好开发、好制作相辅相成的结果。
“首先它得是一个好故事。网文IP的成功基于角色的成功,角色必须有鲜活的形象,有辨识度和特色。”杨晨进一步表示,“在这个基础上,它还应该能够取得观众的情感链接和情感共鸣。”
有了好故事,接下来就是精益求精的剧集开发制作和IP的持续打造。“在《庆余年第二季》播出之际,阅文在原著平台起点读书、IP游戏、衍生品、有声剧、短剧方面做了一系列的联动开发,最大化放大IP的整体价值。”
阅文集团携《庆余年》亮相文博会。
本届文博会,阅文集团在上海展区和腾讯展台分别亮相,在展会现场带来了《庆余年》实体书、影视片段、第二季收藏卡牌等丰富展品,吸引了不少剧迷前来打卡。
“文博会作为中国文化产品与项目交易平台,对促进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推动中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有着重要的作用。参与文博会对我们来说也是重要的机遇。”杨晨表示,借助文博会平台,阅文有机会向海内外推广优秀作品与产品,展示网络文学全产业链的发展成果与合作前景,为拓展市场积蓄宝贵的资源。
文博会现场展出《庆余年》实体书。
要“走出去”还要“走进去”
网络文学是“文化出海”的重要生力军。杨晨认为,助力“文化出海”,“走出去”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还要能“走进去”,真正和全球用户形成情感的共鸣和文化的认同。“其中,IP是最有效的文化符号。打造真正有全球影响力的IP,就能让更多用户通过多元内容形态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中国文化、中国精神。”
据杨晨介绍,阅文集团从三个方向发力“文化出海”:一是做精内容,越是精品化越容易全球化,比如《庆余年第一季》剧集大热出圈后,迪士尼就预购了第二季的海外独家发行权;
二是形成体系化、生态化的出海矩阵,通过实体出版、有声、动漫、影视、游戏、衍生品等多元内容出海,立体化提升IP在海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三是链接顶尖的产业资源,建设全球性产业链。比如今年从《热辣滚烫》到《与凤行》《庆余年第二季》,阅文的影视作品都在海外发行。“以《热辣滚烫》为例,通过与索尼影业合作全球发行,该片海外票房突破700万美元,在马来西亚、北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市场上映首周斩获票房第一,第九,第二和第四的成绩。”
“AI是作家的金手指”
飞速发展的AI大模型正在重塑千行百业,AI技术对文学创作领域产生了哪些影响?在杨晨看来,“AI是作家的金手指”。首先,在创作层面上,AIGC将是作家的高效创作工具。通过内容灵感、场景创作、知识服务等创作辅助,AI可以为作家节约大量冗余、枯燥的工作。
其次,AI能够提升内容价值。“一方面,AIGC提升了IP开发的效率和产能,让更多好作品获得改编机会。另一方面,未来的网文将是文图音同频的阅读,这也是我们未来期待的多模态、多品类的大平台。”
不仅如此,AIGC还大幅提升了出海效率,扩大了中国网文的传播半径。杨晨透露,在AI助力下,网文翻译的效率提升近百倍,成本降低超九成。“阅文旗下海外门户起点国际已借助AI翻译上线英语、西班牙语、印尼语、葡萄牙语、德语、法语、日语等多个语种。去年12月,起点国际畅销榜排名前100的作品中,有21部是由AI翻译的作品。”
编辑 刘兰若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张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