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青年企业家湾区行首站来到深圳:“深圳有潜力也有能力把革新技术带给全世界”
深圳特区报记者 樊怡君 关炜瀛
05-16 22:40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湾区青年朋友的执行力真的很强。今天上午的调研行程还没有结束,已经有人和我谈及与调研企业合作的意向,这股干劲让我感觉非常棒。”5月16日下午,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总会主席、霍金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办人兼行政总裁吴学明告诉记者。当天,粤港澳青年企业家湾区行系列活动首站来到深圳,百余名企业家们共聚一堂、协作交流。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发布5周年。随着重大合作平台建设深入推进和软硬联通不断完善,粤港澳合作迎来新的重大机遇和广阔空间。多名企业家告诉记者,积极投身大湾区建设,正当其时,恰逢其势。

“我在粤港澳大湾区有持续发展意向。大湾区的特点是经济活动的联动协作,以及向外开放互动的科技属性。今天现场有很多青年企业家在热烈交流,他们能把科技产品真正带出去、走出去。”环球科创联盟理事长、中复前沿科技集团董事长袁立告诉记者,深圳的科技创新能力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深圳有潜力也有能力把层出不穷的革新技术带给全世界。”

“影石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大湾区一流的营商环境、完善的供应链、全方位的政策支持、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保障和持续赋能。”深圳市工商联常委、影石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陈永强结合自身经历指出,大湾区的供应链和市场资源优势显著,税收优惠、创业扶持、项目补贴等各项政策“润物细无声”地支持企业发展,丰富的科教资源助力企业产品研发、技术创新交流和创新人才招募。

“粤港澳大湾区正以其独特的国际化地理优势、经济活力和创新氛围,吸引着全球的目光。我认为人才培养与交流在这片土地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广东省政协常委、华商教育集团副董事长兼总裁廖伊曼认为,香港的国际视野、澳门的多元文化、广东的制造实力和深圳的创新精神,这些优势资源的相互融合与碰撞,必将产生巨大的化学反应。“依托大湾区的科研资源、创新创业生态和扶持政策,有志青年可以开展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创办自己的企业、开发新产品或提供新服务,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

“作为青年企业家,我们应持续学习、理解新质生产力,更要给自己新题目,有意识地主动选择投身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的发展,用新技术推动传统产业不断地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全国青联委员、澳门创世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运营总监刘智龙说。如何才能把这个新题目做得更好?他表示,要不断打磨企业核心技术的硬实力,完善自身的文化知识储备等软实力,还要以更开放的心态勇于创新、敢于闯荡,跨界破圈。

(深圳侨报供图)

编辑 李斌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樊怡君 关炜瀛)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