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经济 福田区打造世界级湾区现代产业引领区

读特记者 赵新明
2017-11-07 23:02
摘要

到2020年,福田区基本完成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势产业巩固提升,创新创业活力蓬勃,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以“曼哈顿+硅谷”为对标,以“金融+科技+文化”为特色,以“CBD+高新区”为形态的经济体系基本形成,世界级湾区现代产业引领区作用初步发挥。


深圳市福田区现代产业体系中长期发展规划(2017-2035)

发展目标

到2020年,福田区基本完成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势产业巩固提升,创新创业活力蓬勃,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以“曼哈顿+硅谷”为对标,以“金融+科技+文化”为特色,以“CBD+高新区”为形态的经济体系基本形成,世界级湾区现代产业引领区作用初步发挥。

在此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到2035年,将福田区建成引领华南、服务全国、辐射全球的总部经济集聚区和国际创新金融中心、全球智能终端创新中心、国际文化创意设计中心,粤港澳世界级湾区现代产业引领区优势充分彰显、作用充分发挥。

——综合实力保持领先。到2030年,形成金融业、智能科技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专业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5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建成150个优质创新载体,每年新增初创企业超过2万家,创客群体超过5万人。在现代产业支撑下,经济持续保持中高速增长,至2020年、2025年与2030年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超过4800亿元、6800亿元、9000亿元与11000亿元,近5年增长率不低于7.5%,远期增长率保持5.5%以上。辖区税收总额分别超过1540亿元、2100亿元、2600亿元与3000亿元。

——质量效益优势凸显。经济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至2020年、2025年、2030年与2035年人均GDP分别达到26.1万元、34万元、42万元与50万元,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分别超过2000家、2500家、3000家和3500家,取得专利数(五年累计)分别超过4万件、4.5万件、5.2万件和6.5万件。集约发展成效斐然,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至2035年每平方公里建设用地产值超过193亿元,万元GDP能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产业结构显著优化。经济全球影响力大幅提高,建成强大的金融服务体系与自主创新体系,打造成为国家级服务中心。现代金融业龙头地位更加巩固,至2030年和2035年金融业增加值分别达到3200亿元与4000亿元以上。到2030年建成全球智能终端产业创新中心,涌现超过10家原创能力强、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品牌美誉度的行业排头兵企业。力争成为国际创意设计领域的重要节点,引领全球时尚潮流。到2030年与2035年,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超过33%,成为未来经济新增长点。完善研发、设计、制作、营销兼备的产业链条,形成大中小企业各得其所、共生发展的产业生态。

——综合配套持续改善。高标准建设一流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智慧城区,打造成为前沿智能信息技术应用的首选示范区。持续优化生态环境质量,建成完善的清洁智慧能源体系,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发展,建成更加宜商宜业宜居的绿色低碳之区。引导城市更新与美化改造,紧扣产业发展主题打造多元城市景观,显著提升城区人文品质与美学价值。着重促进智慧、绿色和文化的融合发展,建成兼备科技活力、生态理念与人文关怀的未来城市典范。

专栏1:福田区现代产业体系中长期发展规划预期性指标

【发展战略】

(一)创新驱动战略

始终将创新作为产业发展的“灵魂”和“动力”,将创新贯穿于产业发展的全领域、全过程。推动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和文化创新相结合,推动发展方式向依靠持续的知识积累、技术进步和劳动力素质提升转变,促进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精细、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

(二)升维竞争战略

超越“平面式”的传统竞争模式,瞄准未来产业方向,在不断“升维”、“迭代”中优化产业体系,超前发展、抢先占据产业高端环节,执产业发展之牛耳。围绕未来产业发展的新需求,建设超前一代的新型产业空间,以及智能化的服务体系,营造优质综合产业生态,构建软硬件全面领先的综合营商环境。

(三)开放融合战略

顺应科技、产业跨界融合的大趋势,以深港合作、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一带一路”为契机,对接全球高端创新资源,积极推动人才、技术、资本、信息等各项要素在福田区聚变融合、裂变创新,交融孕育出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抢占未来发展先机。

(四)空间再造战略

面向产业发展需求,以新一轮城市更新为契机,推动老旧城区空间再造,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与空间品质,打造主题鲜明、基础配套设施完善、交通便利、空间结构灵活、价格适宜的多层次产业空间,形成宜商、宜居、宜业的社区化产业集聚区,重塑城市魅力风貌。

【发展重点】

(一)大力发展总部经济产业

充分发挥福田区中心区位优势,依托高水平商务环境与产业支撑,继续高举总部经济旗帜,擦亮总部基地招牌,大力引进集聚国际化、领军型、创新型企业总部,包括全球企业总部、中国领军企业总部、新兴产业总部等,打造世界级大湾区重要的经济运营管理中心。

1.全球企业总部

2.中国领军企业总部

3.新兴产业总部

(二)巩固发展支柱产业

牢固把握福田区产业发展优势基础,紧扣福田区支柱产业发展脉络,持续提升金融业、电子信息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坚持高端导向、开放发展、创新引领,强化产业发展动能,巩固经济支柱地位,引领带动福田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1.金融业

2.电子信息产业

3.文化创意产业

(三)开拓发展跨界及新兴产业

积极支持产业跨界创新,紧扣科技革命与市场变迁的时代脉搏,探索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重点发展“智能+”、“金融+”与“健康+”类产业,为福田区面向未来发展开拓出强劲的新兴增长点。

1.“智能+”产业

2.“金融+”产业

3.“健康+”产业

(四)提升发展战略支撑产业

依托福田区作为深圳市中央活力区核心优势,充分发挥高端专门专业服务业、时尚消费产业、商贸会展产业等战略支撑产业的良好发展基础,提升国际化、高端化服务能力,强化服务贸易,在中高端消费、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积极打造服务粤港澳乃至亚太的战略支撑产业集聚地,建设国家级服务中心。

1.专门专业服务业

2.时尚消费产业

3.商贸会展产业

【发展布局】

关键词:紧密围绕产业发展的环境需求与空间需要,在充分尊重福田区产业发展自然集聚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层次空间规划与产业发展布局要求,制定出“一核三带一轴八组团”产业空间发展格局,打造福田区产业发展新阵列。

(一)构建“一核三带一轴”总体布局

1.提升“一核”核心服务功能

以中央金融商务区为发展核心,进一步提升服务、辐射、引领功能。

2.构建“三带”产业动力引擎

建设北部“智能科技产业带”。链接“梅林-彩田片区”、“华强-上步片区”与“八卦岭片区”,引导以金融、专业服务等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科技与终端装备等为主的新兴产业领域的优质企业入驻,加快高端产业集聚。

发展中部“深圳国际金融产业带”。以现有CBD金融区及深南大道两侧金融资源为基础,延伸至香蜜湖,推进“深圳金融街”规划建设,打造高质量高标准高集聚金融服务核心街区。

打造南部“深港创新合作带”。大力发展深港科技创新特别合作区,围绕河套A区、C区与福田区保税区功能定位,差异化布局优质创新型产业。辐射带动金地-沙尾片区与车公庙-天安片区创新发展。导入服务深港两地的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形成深港创新合作新前线。

3.打造“一轴”总部经济轴心

沿深圳中心公园两侧,高标准、高起点布局总部经济产业带。北启梅林-彩田深圳智谷,东衔华强北全球智能终端创新中心,西联中央活力区,南接深港科技创新特别合作区。贯通“一核三带”产业集群,发展成为金融、科技、服务高度交融,人才、信息、决策高度集聚的总部经济产业带。

(二)升级打造“八大片区”

1.中央活力区:粤港澳金融商务核心区及世界级商圈

中央活力区定位为粤港澳金融商务核心区,建设为粤港澳大湾区的资源配置中心、运营中心与时尚消费中心。

中央活力区规划为高端金融集聚区,承载高端金融服务,汇聚金融总部企业。举办高水平公共活动、科技文化会展,发展休闲娱乐。集中布局总部楼宇与高端商圈,承载高端商务活动。整合提升中央活力区各大商业综合体,高标准建设新型综合商圈,布局具备世界一流消费体验的时尚消费内容,打造世界级商圈。

2.河套-福保片区:深港科技创新特别合作区

河套-福保片区定位为深港科技创新特别合作区,以创新和科技为主线,集聚国际创新资源,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化创新合作新平台、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发展新引擎、深港跨境深度合作新支点、政策制度改革创新试验区。

3.香蜜湖片区:深圳国际金融街及国际交流中心

香蜜湖片区定位为深圳国际金融街,建设为深圳国际政务、经济、金融、文化、科技交流中心,成为“一带一路”经济带与全球创新资源的配置枢纽。打造为“三生”融合发展、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示范城区,成为深圳向世界展示可持续发展成功实践的典范。

4.车公庙-天安片区:“深圳2049”未来产业集聚区

车公庙-天安片区定位为深圳2049未来产业集聚区,打造为率先迈进未来城市形态的产城示范引领区。重点引进智能科技企业总部、研发总部或研究院,积极建设智能产业创新加速器。布局软件、互联网、数据服务、信息安全、光机电一体化、集成电路设计、电子通讯设备及新一代通信技术等新兴产业,发展时尚数码产品、新媒体、数字内容制作等“创意+智能”交叉产业。

5.华强-上步片区:全球智能终端创新中心

华强-上步片区定位为全球智能终端创新中心,打造为吸引全球智能硬件创业者的创新高地,成为全球智能终端产业重要的源创与首展中心。重点布局智能终端与智能装备、电子通讯设备研发、智能装备核心部件研发、集成电路设计,提升发展电子产品与电子元器件展销、贸易与维修维护,布局信息技术服务、工业设计、产业金融、知识产权服务、创业孵化加速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

6.梅林-彩田片区:深圳智谷

集聚发展以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应用为核心的创新型产业。发展智能装备研发、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物联网与智能管理服务系统、智能终端产品与服务。发展金融科技、智能商务等信息技术服务业,布局科技金融与商务服务业。发展高端电子产品展销与高端消费。

7.金地-沙头片区:深圳时尚天街

重点布局时尚设计、工业设计、时装珠宝、奢侈品等时尚产业,发展新媒体、数字内容、创意影视、广告传媒等文化产业,逐步推动建筑装饰产业集聚发展,打造时尚创意产业集聚、优质休闲消费汇聚的精品街区。

8.八卦岭片区:深圳金融科技城

重点发展金融科技等数据智能、信息技术服务,发展智能终端与智能装备研发、文化体育智能创意设备研发、数字内容与工业设计等“智能+”产业。发展以人工智能产业为投资主题的风险投资、知识产权服务、孵化加速管理机构等生产性服务业。

见习编辑 李林夕

监审 韩绍俊

(作者:读特记者 赵新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