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晚上,深圳市图书馆中心馆五楼报告厅座无虚席,来自深圳大学、深圳市教授协会、深圳市兴国商会等市内各行各业的300多位观众济济一堂,听赏深圳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教授、深圳市教授协会副会长王昌逵主讲的“琶音筝声奏五月讲演音乐会”,杨晓云、毛艳和林雨欣等二十七名民乐演奏家及钢琴教育家王昌逵、叶子参加表演。
该活动由深圳市古筝协会会长沙里晶教授和深圳市教授协会会长吕效杰担任总策划,面对全市公众免费开放。活动旨在传播传承民族音乐,普及民乐常识,陶冶情操,树立民族传统审美观和传统文化自豪感。
讲演音乐会主题是“劳动之歌,音乐之韵”,曲目自然与劳动有关。现场演奏形式以古筝、琵琶、二胡丝竹乐器、钢琴为主,主要有古筝琵琶重奏《欢乐的日子》《赶花会》、二胡齐奏《赛马》《再见了大别山》、琵琶齐奏江西红色经典民乐《竹排歌》、古筝弹唱《织布谣》、古筝齐奏《战台风》等十二首不同地域风格的经典民乐作品。
现场气氛热烈,艺术气息浓郁。音乐会最后,王昌逵教授演奏了他改编的钢琴独奏《我的祖国》,当王昌逵与叶子压轴演奏钢琴四手联弹《让世界充满爱》《拉德茨基进行曲》时,全体观众击掌和鸣,演奏家与观众同频共振。经济学家、书法家、深圳大学卓强教授专门撰写了诗词“知音”书法作品,并上台献给两位老师,讲演音乐会在热烈欢快的气氛中圆满结束。全体观众近距离上了一堂精彩的“民族音乐课”。
在讲座环节,主讲人王昌逵教授向大家介绍了中国的民族乐队的发展历史、“八音”称谓的来由、民乐分类以及三种演奏形式。接着,他对全部演出曲目逐一导赏,将每首作品的传统文化背景、地域风格、音乐特点、乐器典故分别进行了讲解,语言通俗幽默,与观众热烈互动,现场高潮迭起,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民族音乐文化知识的同时,也欣赏到深圳市芳吟古筝乐团演奏家们的精彩演出。该乐团曾在数十个国家演出,具有一定国际知名度。
此次活动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他们认为,这种导赏讲解与现场演出相结合的讲演音乐会形式非常接地气,普及了知识又引入了世界音乐,开拓了听众的国际文化视野。深圳大学张水英老师说:“讲演音乐会上古筝、二胡和琵琶等交相辉映。王昌逵教授带来的《我的祖国》让人热血沸腾。他和叶子老师的钢琴四手联弹中国曲目《让世界充满爱》让人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而外国作品《德拉茨基进行曲》仿佛把我们带到了新年音乐会的现场,这对乐于奉献的音乐家伉俪给我们带来了快乐的正能量。”
深圳市中医院的专家王海英教授说:“我在90年代接触过“对症下乐”的音乐理念,近几年又对音乐疗法感兴趣,面对数字AI时代,人们同样需要音乐的唤醒和照顾。”
据介绍,此次活动是由深圳市图书馆主办、深圳市古筝学会承办、深圳市芳吟古筝乐团和深圳市教授协会参演的公益性讲座,也是深圳市图书馆“沙里陶晶——经典民乐赏析”第七十期的项目。
该项目邀请深圳市和市外著名的音乐专家主讲,以我国著名古筝演奏家沙里晶教授为团长的深圳市芳吟古筝乐团为主要演出团体,面向全市市民免费开放,每月一期,每期活动都以中国民乐为主要内容,以传播普及民族音乐为宗旨,自2015年开始启动项目,至今已经坚守近十个年头,成为深圳市图书馆推广民族音乐文化增强民族自信为目的品牌项目。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编辑 秦天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李璐 三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