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专家齐聚深圳:建议在基础教育阶段引入量子教育
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雨萌 文/图
04-28 19:12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4月27日,汇聚量子教育顶级专家的大湾区量子计算基础教育论坛在深圳举办。该论坛也是大湾区首场聚焦“量子基础教育”的高端论坛,由深圳市计算机学会、香港物理学会主办,深圳市格致中学、深圳市量旋科技有限公司承办。旨在响应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号召,提升我国在量子科技领域的创新能力和技术实力。近百位量子计算专家和教育工作者围绕基础教育阶段的量子教育模式和有效实践路径,进行了精彩的分享。

“人才先行,才能引领产业发展。要推动量子计算产业,首先就要推动量子人才的培育。”量旋科技创始人&CEO项金根在开幕式上表示,未来的量子教育,不应仅仅局限于高等教育,更应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着手,提前培养孩子们对量子科学的兴趣和认识。

量子科学是一个高度跨学科的领域,它与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都有交集。在基础教育阶段引入量子教育,不仅可以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同时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和适应未来科技的发展趋势,为终身学习和适应未来社会提供支持。

“我们有必要从基础教育阶段,就开始为学生搭建认知这一新兴科技的桥梁。”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教授、深圳市计算机学会青少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卢光明说。

教育科学研究院信息科技教研员、深圳市计算机学会青少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吴良辉建议,量子计算专业知识门槛较高,不仅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数学和物理知识,对实验设备和条件的要求也比较高,需要加大培养和引进的力度。

上海甘泉外国语学校高级教师秦真科特别强调在高中阶段进行“量子论”和“相对论”教学的必要性。他说,“量子论”、“相对论”的初步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还可以培养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

作为本次论坛承办方之一的深圳市格致中学设立了大湾区首个高中量子计算中心,希望学生在中学阶段对量子计算形成初步认知,进而培养学生对科技的浓厚兴趣。

在教学与实践方面,香港科技大学物理系教授、香港物理学会会长曾蓓介绍了一种在高中阶段教授量子计算的有效方法,特别为在高等数学和物理方面先验知识有限的学生量身定制的。与传统方法不同,这种方法建立在经典计算的基本概念之上,然后逐渐引入量子力学,从而简化了进入这个复杂领域的过程。为打造真实的量子教学交互体验,曾蓓团队还借助适用于课程实验教学的教育级核磁量子计算机,帮助香港资优教育学苑的高中学生。通过创新性地开发“讲座+实践+项目”教学模式,支持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更快进入量子计算这一复杂领域。

香港城市大学物理学系副教授、香港物理学会名誉财长王欣则建议,要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人文历史紧密结合、聚焦原始文献,从著名科学家的言语和故事获得启发、引导学生从发展的角度看问题。

香港资优教育学苑量子计算课程讲师、香港科技大学博士后安峥以量子国际象棋为例,展示了学生如何通过国际象棋这种竞技游戏,增强学生对复杂量子物理和计算原理的参与度和理解力,让学生通过参与在量子计算机上开发游戏,获得量子编程和算法设计的第一手经验,从而架起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桥梁。

当天,第三届“量旋杯”大湾区量子计算挑战赛正式启动。“量旋杯”作为国内首个同时面向专业群体和本科以下学生群体开放的量子计算算法编程竞赛,希望让量子教育惠及更多群体,促进量子科技人才梯队储备。

本届“量旋杯”做出了全面升级。覆盖群体更广泛,并升级为国际化赛事,面向海内外的K-12和高校学生、量子计算爱好者;比赛形式更丰富:除了以传统答题为形式的“普及组”和“公开组”两大赛道外,针对国际象棋爱好者,还增设特色竞赛项目——量子国际象棋赛道,通过网络竞赛的形式,让全球不同年龄段的爱好者们 “互联互通”;赛题设置也更严谨,精心设计了符合赛道的答题形式和竞赛内容,能保证参赛者在比赛中充分展现自身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编辑 李斌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叶志卫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雨萌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