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 | 高校的目的是为理想而奋斗,为好奇而奋斗
晶报APP
2020-08-31 15:55

最近,一份华为CEO任正非在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座谈时的发言纪要广为流传。任正非在发言中表示,“高校的目的是为理想而奋斗,为好奇而奋斗”。

一段时间以来,美国政府的持续打压给华为的经营发展造成极大冲击。在这种形势下,华为掌舵人任正非密集造访高校,并不断就教育问题发声,显得意味深长。

无论是华为进入“无人区”,还是华为遭受技术上的“卡脖子”,都使一个共同的问题更加凸显——基础科研和原始创新。基础科研和原始创新能力欠缺,在进入“无人区”后就无法找到引领新一轮革命的方向和爆发点,在面对一些国家的“技术大棒”时也会显得尴尬和无力。而要提升基础科研和原始创新能力,就得从教育着手——这也是任正非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教育重要性的原因之一。

诚如任正非所言,“高校的目的是为理想而奋斗,为好奇而奋斗”。“有如土耳其Arikan教授一篇数学论文,十年后变成5G的熊熊大火;也如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苏联科学家彼得·乌菲姆采夫发表的一篇钻石切面可以散射无线电波的论文,20年后美国造出了隐身的F22……”搞基础科研和原始创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很多影响是革命性和颠覆性的,但同时也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定力。

应该说,中国的高校是不乏理想和情怀的,但毋庸讳言的是,一些高校在管理、科研和教学等方面还存在诸多弊端。

比如一些高校行政化倾向严重,十几个教授争一个处长职位的情况并不鲜见;比如一些考评制度和排名等等,让一些科研人员疲于应付,无心钻研;比如一些学生热衷于考证、挣钱,很多课能逃就逃,论文能抄就抄,几年大学读下来,书都没有看几本……

有句话说得很好:真正的教育是引领一群孩童,突破由事务主义引起的短视,来到星空之下,整个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数学、物理、生物、心理,像星星一样在深蓝的天空中闪耀,大人们手把手地告诉儿童,那个星叫什么星,它离我们有多远,它又为什么在那里。但目前的一些高校功利氛围浓厚,“理想”和“好奇”变得奢侈。

任正非同时指出,企业与高校的合作要松耦合,不能强耦合。企业是现实主义的,有商业铜臭味的,强耦合是不会成功的。言下之意,高校和企业各有自己的使命和特质,高校不能搞得跟企业一样过度市场化,过度功利化,甚至充满铜臭味。

不管是华为的未来还是中国的未来,说到底都得以教育为根基。而要把教育搞上去,就得让教育的归教育,真正按教育规律办事,让老师和学生为理想而奋斗,为好奇而奋斗,如此,教育的巨大能量才会在祛除功利和浮躁之后慢慢显现。这绝非朝夕之功,但很多道理我们先得想明白,很多事先得着手去做。

(晶报供稿)

编辑 李岷


(作者:晶报APP)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