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城四月,惠风和畅。邂逅书香,世界共读。一年一度的“4·23共读半小时”阅读盛宴又如期而至。今年,“4·23共读半小时”基于2023年广东地区公共图书馆发起成立的华南地区图书馆联盟,进一步拓展创新,扩大到华南开展“粤港澳桂琼”五地共读,联合粤港澳桂琼地区公共图书馆,采用“7+N”会场共读形式,倡议市民打开书本,用共同的阅读行为诠释“让阅读成为习惯”的理念,礼赞春天,引领阅读,加强城际阅读文化交流,扩大华南地区图书馆影响力,推广全民阅读。其中,“7”代表深圳、广州、东莞、香港、澳门、南宁、海口七个主会场;“N”代表遍布粤港澳地区以及广西、海南两省的图书馆、书城、书吧、书店、学校、企业、社区、医院、工业园、公园、餐馆、家庭等共读点。据统计,粤港澳桂琼地区近40个城市,共689个图书馆总分馆共读点,超2400个基层共读点,逾62万人线下线上参与。
本届活动由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及青年发展局主办,广东图书馆学会、深圳图书馆、深圳图书情报学会总承办,广东省各级图书馆、香港公共图书馆、澳门公共图书馆、广西图书馆学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各级图书馆、海南省图书馆协会、海南省各级图书馆等共同承办。
深圳主会场设在深圳图书馆,深圳地区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馆长,各界文化人士,媒体代表,市民读者代表约100人现场参加共读。活动现场首先播放了由深圳、广州、东莞、香港、澳门、南宁、海口七个城市领读人共同参与拍摄的活动宣传片《我愿》,倡导读者一起遨游于尺素书牍,漫步于书香丛林,厚植家国情怀,共同奋进全新的时代。
深圳主会场的共读分为“知·自然”“探·未来”“读·经典”三个篇章。首篇“知·自然”,由深圳市元平特殊教育学校的视障和听障读者代表共同朗诵《童说节气》,用天籁童声和灵活的手语带领现场读者寻找诗意的印记,体味二十四节气中蕴含着的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感受古代中国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第二篇章“探·未来”,特邀“鲲鹏”全国青少年科幻文学奖获奖代表欧阳子毅、吕珈瑶、徐炜轩,朗诵获奖作品《起点》,文明融进科技,神话照进现实,展示中国科幻文学的“深圳新生力量”。第三篇章“读·经典”以读剧的形式呈现,由深圳市知否读剧社演绎金庸先生《射雕英雄传》经典片段,重温江湖梦,共叙家国情,弘扬“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爱国精神,纪念金庸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现场嘉宾及市民读者,沉浸其中,也加入共读行列,共享读书之乐,感受阅读之美。本届“共读半小时”深圳全市共组织超240家共读点,近2万市民参与线下共读。
广州、东莞、香港、澳门、南宁、海口主会场,也紧扣“品味书香·享阅读之乐”的活动主题,挖掘地方特色,共读时代强音。
广州主会场阅读活动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举行。活动共包括“书香致远”“诗以言志”“放歌未来”三个篇章,由本馆青年馆员领读《习近平致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举办的贺信》《复兴颂》等慷慨诗文,引领每一个人透过字句之窗,窥见那无垠的天地与深邃的时空。同时,带领读者快闪齐读隽永诗词,温润典雅的《美哉,诗经》、气势磅礴的《问天》等,以诗言志,铿锵诵读间,今人得以与古人倾心对话,与哲人深深共鸣。省立中山图书馆作为历届广州地区“共读半小时”主会场,通过传统与现代合鸣的共读活动,诵读经典诗篇、礼赞祖国,推动全民阅读蔚然成风。充分发挥图书馆作为阅读推广、社会教育、文化传播主力军的作用,让全民阅读氛围愈发浓厚,文化自信更加坚定,奋进新征程的精神力量更加磅礴。
东莞作为粤港澳桂琼“共读半小时”活动的七大主会场城市之一,与深圳、广州、香港、澳门、南宁、海口等城市共同沉醉于书香四溢的世界。活动现场,来自东莞市公安局、东莞海关、东莞市老年大学等众多书香机关、企业、校园及社区的200余名代表齐聚一堂,携手全市370余个共读点,共吸引15万人参与这场仪式感满满的共读盛宴。他们以阅读之美,诠释着这座城市的魅力与希望。活动现场,全体嘉宾共同发起“书香东莞·世界走读+”阅读倡议,呼吁大家:“用阅读连接世界,为制造名城注入智慧与力量,讲述东莞的独特故事;用阅读温暖世界,贯通古今中外的智慧,萃取文明的精髓;用阅读拥抱世界,夯实文化的根基,携手共创精彩未来。”这一倡议旨在通过阅读的桥梁,促进全球文化的交流与知识的共享,让“书香东莞”形象绽放于世界舞台。
在香港,“共读半小时”作为“香港悦读周”重磅活动之一,除中央图书馆的主会场外,康文署在众多康文场地及图书馆设置“共读点”,鼓励市民参与共读活动。教育局举办“中小学联校共读半小时活动”,以深化校园阅读氛围。香港共组织约300个共读点,近2万人次参与共读。2024年起,香港特区政府将每年4月23日定为“香港全民阅读日”,并以多个大型活动串联响应,进一步向全港市民推广阅读,落实深港“共读双城”共识。
澳门主会场设置在澳门文化中心。当天,澳门“4·23全城共读日”系列活动启动,采用“1+N”(1个主场馆+N个分场馆)的形式,除主场馆澳门文化中心外,全城招募“共读点”同步进行,得到逾100个单位响应,约2.2万人次报名参与,营造了浓厚的阅读氛围。据悉,“全城共读日”还提供好书交换、期刊漂流、书展、讲座、打卡阅读区等多项活动,以丰富多元的方式推广阅读的快乐。
广西图书馆作为此次共读主会场之一,以线下组织读者在各阅览区阅读、线上与共读主会场联动直播的形式开展活动。广西图书馆馆长秦小燕发表阅读寄语,邀请馆员和读者共读,同时分享最近看的一本书和读书心得。广西全省共14个地级市近225个共读点,以线上悦读、诵读经典、线下分享等方式加入共读,类型涵盖消防大队、武警中队、高校图书馆、社区、幼儿园、书店、咖啡店等,共品书香广西。
海口主会场共读活动在海南省图书馆举行。首次参与“共读半小时”的海南省图书馆精心策划,围绕“致敬苏东坡”主题组织共读。现场共读在海南省图书馆馆长何凡予和馆员代表朗诵《行琼儋间,肩舆坐睡。梦中得句云: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觉而遇清风急雨,戏作此数句》篇章中拉开序幕。通过朗诵、讲解、演讲、吟唱等形式,共读苏东坡诗词,致敬苏东坡。同期还进行《泂酌亭诗并序》《东坡遗风》书法捐赠。海南省共21家公共图书馆参与共读,设置光大海口城西社区书屋、馆校合作华海学校、书香海岛全民阅读点骑楼老街雕刻时光站等特色共读点23个,聚焦《苏东坡传》《人间词话》等经典进行共读,参与读者共约2600人。
“4·23共读半小时”是一年一度的阅读盛会,由深圳图书馆界于2016年发起,以“品味书香 享阅读之乐”为主题,通过多场所、具有仪式感的共读行为,鼓励并倡导“让阅读成为习惯”。2018年“4·23共读半小时”走向广东全省,2019年成为“粤港澳”文化交流合作项目。活动迄今已连续举办9届,共读点从最开始的23个跃升至2400余个,累计超7400个共读点、逾600万市民读者线上线下参与活动。
(图片由胡蕾和深圳图书馆提供)
编辑 王雯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唐光明
读特热榜
1哈啰单车用AI冒充人工客服?谁在让消费者大喊“转人工”? | 网事
2最低30元!十五运会门票怎么买?购票攻略来了
3“杨柳”逐渐远离,深圳市解除暴雨黄色和雷电预警信号|持续关注
4给充电宝烙上“安全码”!移动电源新规今起生效,企业:已提前行动
5出售洪水泡过的饮料?惠阳相关部门回应:责令改正 | 有料
680年,从胜利日回望抗战中的深圳烽火记忆!我们从未忘却……
7全球首款全景无人机开启公测,可实现空中360°自由视角拍摄
8中国台湾网红“馆长”被深圳机器人震撼:中国制造,世界第一!
9深圳最美夜景的硬核浪漫:全球最大飞天LED屏上演“飞天魔法”!
10关于稳定币相关市场波动,香港证监会及香港金管局发布联合声明
IN视频
鹏友圈
45载圳青春!用镜头捕捉深圳的活力与温度——不管是现代化天际线、山海连城的自然生态,还是深圳人的奋斗瞬间、科技园区的创新活力,都能拍成大片参赛~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45载圳青春#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团队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07:43
#45载圳青春#[团队] - [长视频] - [微光成炬,爱在梅林] 这是一个关于老龄的故事,也是属于梅林街道的故事,林叔,一位初来深圳的“新深圳人”,带着牵挂,从远方来到女儿身边。他原本只想短暂陪伴,却在梅林的街头巷尾,遇见了意想不到的安心与温暖——适老化的社区设施,细致入微的居家服务,热热闹闹的老年课堂、邻里茶话、健康义诊……原来,这里不只是年轻人奋斗的热土,也是一座懂得倾听长者心声的城市。在一点一滴的关怀中,他看见了生活的温度,也读懂了城市的深情。于是,他决定留下,不只是为了女儿,更是因为,这里,也成了他的家。跟随林叔的脚步,我们看见梅林的温度,看见深圳的包容,也听见那句熟悉的承诺——“来了,就是深圳人。” 而在这里,老了,也能幸福地留下。
01:18
#45载圳青春 45岁生日快乐,我的深圳!最想对你说……
00:12
#45载圳青春#夏日傍晚,孩子们在深圳市民中心广场上放风筝,他们手牵引线,风筝在头顶迎风飞,轻松又惬意。深圳市民中心不仅是深圳市政府的办公地,也是市民悠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开放包容,这里没有围墙,市民可以自由出入,是国内首例“没有围墙的政府”。
00:39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您还记得深圳当年的样子吗?您如果参与其中,不妨讲出您的青春故事,我们聆听。#45载圳青春#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