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早晨,一条巨大的弓形飑(biāo)线从广西移入广东,自西向东逐渐靠近佛山,所到之处已出现短时强降水和11级大风。目前我市已发布暴雨、雷雨大风预警信号。
佛山市气象台18日预报,18日上午到中午我市转有雷雨,局部暴雨,伴有8级以上短时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19日至20日雷雨仍然明显,需注意加强防范。
4月18日上午,巨大的弓形飑线正逐渐靠近佛山。
飑线过境往往狂风雨雹交加
4月18日早晨起,两广地区一条南北向的弓形飑线系统逐渐东移,未来24小时它将自西向东扫过广东,所经之处风大雨急并将出现激烈强对流天气。当日早晨,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强对流天气黄色预警,提示公众尽量避免外出,远离窗户。
4月18日08时至20时全国强对流天气预报。
什么是飑线?飑线是由多个雷暴单体排列而形成的强对流云带,在狭长云带中往往伴随雷电、狂风、暴雨甚至冰雹和龙卷风等强对流天气。飑线具有历时短、天气剧烈、破坏性极强的特点,飑线过境时狂风、雨雹交加,能造成严重的灾害。
飑线是什么线?
从雷达回波图上看,飑线为一条鲜艳的线状或带状回波。因此,市民学会看雷达回波图,就可以判断所在位置是否会降雨、雨势有多大,以及是否会出现强对流天气。雷达回波图中,蓝色到紫色的颜色渐进变化反映了降雨强度的逐渐增强。具体来看:
蓝色回波对应的区域表示当地被降水云系笼罩,但尚未出现降雨;
绿色回波覆盖的区域表示有降雨出现,当地正沉浸在绵绵细雨之中,雨势并不强;
黄色雷达回波表示有中等强度降雨出现;
暖红色至紫色的区域,表明降水强度大,并可能伴随雷电、大风甚至冰雹等剧烈天气。当暖红色区域连成带状或条状时,意味着飑线出现。
学会看雷达图,了解降雨强弱,为出行提供参考。
强对流天气破坏力强
事实上,飑线为强对流“家族”的成员之一。
强对流天气是指发生突然、移动迅速、天气剧烈、破坏力强的灾害性天气,其出现时往往电闪雷鸣、风大雨急,惊心动魄。雷暴、飑线、冰雹、龙卷风、雷雨大风、短时强降水、下击暴流等,都是强对流“家族”主要成员。
哪些是强对流天气?
总体来说,3~4月华南强对流开始增多,之后随着副热带高压向北移动,再加上东北冷涡频繁“登场”,5月全国强对流天气逐步进入高发期。
强对流天气属于中小尺度系统,影响范围大约只有几十公里,甚至几百米(比如龙卷风);生命史短,持续时间多是几个小时,甚至只有几分钟。影响范围小、生命史短,决定了强对流天气常发生在“局地”,而且来去匆匆、“神出鬼没”,踪迹很难捉摸,向来是天气预报难点。
强对流可能造成哪些灾害?
因此,当气象部门提示出现强对流天气的可能性,甚至发布了暴雨、雷雨大风、冰雹预警信号以及龙卷风警报等,请市民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能掉以轻心,提前做好防护措施,比如提前清理好阳台上的杂物,关紧门窗;躲到安全的室内,不要在树下、电线杆下等避雨,远离高空广告牌、临时搭建物等。强对流天气发生时,不要外出和停留在阳台和门窗边,不要触摸天线、水管、金属门窗等可能带电的东西。
极端天气下如何做好自我防护?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国庆的红漫过鹏城街巷,中秋的月挂在深圳湾的夜空,这个双节,不必复杂,只需一次简单的 “比心”,就能把对祖国的赤诚、对家人的思念,装进深圳的每一处风景里。无论你在深圳何处,用手势“比心”,让国庆、中秋元素入镜,拍一张照片、剪段创意短视频,或是写下拍照打卡图文攻略,带话题分享出来,让你对祖国的爱、对家人的情,被更多人看见! 【本期话题】#双节在深比心祖国#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0月8日 【活动奖励】优质内容可获得“深圳盒子”、读特客户端开屏展示机会
00:03
#读特小记者#小镇上的风景
乡间小路
01:04
俯瞰蚝乡湖公园 中摄在线(记者 黄建华)图为10月2日拍摄于蚝乡湖公园,该公园位于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画面中能看到公园内有大片葱郁的绿地、波光粼粼的湖水,周边分布着多样的建筑,远处林立着高楼大厦,整体呈现出自然景观与城市风貌相融合的景象,展现出独特的城市生态之美。 据了解, 公园以"碧城枢纽·蚝乡新生"为设计主题,通过整合湿地景观、人行景观桥、生态驳岸等技术,形成水湿地、水舞台、水生岛、水花园四大功能分区。建设中保留原沙井发电厂改造为文创展馆,设置蚝壳墙、蚝壳水迷宫等特色设施,成为展示千年蚝乡文化的重要载体。截至2024年,项目已获得美国建筑大师奖、香港城市设计协会年度大奖等国际奖项。#读特小记者#
【图片动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