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底,随着全省耕地网格和田长信息全部上线田长制信息化系统平台,广东省田长制耕地网格划定工作宣告圆满完成,每一块田从此都有了“管家”。这标志着全省、市、县、镇、村五级田长和网格田长“5+1”田长制体系建设已全面完成,为广东下一阶段全面开展巡田工作奠定基础。
记者了解到,全省131个县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划定网格约8万个,2859万亩现状耕地全覆盖;共设定各级田长约11万名,其中网格田长约8万名,平均每名网格田长负责1个网格,管理耕地约357亩,累计巡田约90.9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21圈,上报线索共计213条,“人田对应”关系全面建立,耕地保护“人防+技防”网络全面织牢。
2023年9月,广东印发《关于全面推行田长制的实施意见》,打响全面推行田长制的“发令枪”,吹响共同守护责任田的“冲锋号”。同年10月,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印发《关于做好全面推行田长制有关工作的通知》,全省上下按照工作部署通力配合,全力推进田长制耕地网格划定,确定各级田长,迅速实现田长制上下贯通。
在今年1月召开的广东省田长制现场推进会上,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将实现田长制上下贯通作为2024年自然资源系统第一季度重点任务,赴揭阳、汕尾、惠州、韶关等地市实地指导。各市县党委、政府按照省级工作部署和要求,先后制定印发本地田长制实施方案,部署推进网格划定等田长制工作,全省耕地网格划定工作驶入快车道。
为解决基层在具体工作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广东省自然资源厅收集整理汇编《关于田长制网格划分共性问题处理意见》供各地参考学习,并结合今年“抓培训打基础、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暨自然资源服务保障“百千万工程”送训下乡主题活动,前往云浮、韶关、肇庆、清远、梅州、揭阳、汕头、潮州、湛江、茂名、阳江、佛山、珠海、汕尾、惠州等地开展送训下乡。
据统计,目前,共开展网格划定、系统软件操作、公众耕地保护服务小程序等18个场次业务培训,覆盖15个地市、98个县(市、区)、1143个乡镇(街道)和17992个行政村(社区),并会同广东省地图院开展“送图下乡”活动。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督促指导各地全面开展田长巡田工作,实现巡田常态化,构筑“早发现、早制止”耕地保护防线,充分发挥田长制制度优势。并且,推动印发田长1号令,开展省级田长制巡查检查和综合评价,完善省级联动机制。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供图)
编辑 刘彦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王雯 三审 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