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玛眼科举办投资人线下交流会,将推动口岸医疗生态圈发展

深圳特区报记者 邹媛
2024-04-16 22:17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2024年将继续巩固香港眼科龙头地位,推动口岸医疗生态圈的发展,新建2家口岸医院, 开展首个口岸眼科服务,并加速内地眼科团队建设,提升整体眼病服务能力。

4月15日,记者从希玛眼科投资人线下交流会获悉,2023年,希玛眼科核心业务收入19.0亿港元,同比增长32.9%;股东应占利润扭亏为盈,创上市后新高,达到6200万港元,收入及利润创历史新高。2024年将继续巩固香港眼科龙头地位,推动口岸医疗生态圈的发展,新建2家口岸医院, 开展首个口岸眼科服务,并加速内地眼科团队建设,提升整体眼病服务能力。

跨境就医日渐火热 核心业务创新高

2023年希玛眼科全年核心业务收入创历史新高。眼科方面,收入达14.3亿港元,大湾区龙头地位稳固,香港眼科稳定增长,内地医院逐步成熟,扩损大幅收窄,多家医院EBITDA转正;牙科方面,随着深港通关后,业务需求爆炸性反弹,营收翻倍,利润大幅扭亏为盈,成为集团新的增长引擎,也为口岸医疗模式奠定基础,内地牙科(即希玛爱康健口腔)收入为3.8亿港元,同比增长208%。管理层指出,2024年集团将发挥“金眼银牙”的业务优势,升级“明眸皓齿”战略,融入口岸医疗服务特色,巩固在粤港澳大湾区龙头优势。

希玛各项核心业务创新高的背后,是内地居民正在享受越来越多的国际医疗服务,港人也逐渐受益于内地医疗服务,大湾区跨境就医双向奔赴。其中,港人“北上就医”一方面是更多在内地生活、工作的港人能够享受到内地医保而选择在深就医;另一方面是苦“私营就医贵、公营排队时间长”久矣的香港居民选择更具“性价比”的跨境就医。

据悉,2023年深圳为境外人士提供诊疗服务77万人次,其中包括港澳人士64万人次。爱康健作为深圳接待香港病人最多的医疗机构之一,平均每月约有1万人次的香港病人前来就医。2024年,希玛加快在深圳口岸的布局,今年2月与罗湖区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罗湖口岸建设总面积超过10000平方米的首家港式口岸综合医院;3月20日,在福田口岸新开业了第3家口腔诊所。目前,希玛目前在深港口岸共有7家医疗机构,总服务面积超过13391平方米,牙椅数量为144张。

开设首家口岸综合医院 推动两地医疗融合发展

随着越来越多港人来深工作和生活,两地就医疗卫生合作持续探索,推进在深圳工作和生活的香港居民在医疗、养老等民生方面享有与内地居民同等的待遇。

深圳爱康健口腔集团在2021年被香港希玛医疗集团收购,目前旗下共有1间口腔医院及14间门诊,聘用逾100名医护人员,及提供逾200张牙科治疗椅。今年2月,香港特区政府公布新一批长者医疗券使用名单,合资格长者每人每年有2000港元的额度,可用于医疗付费,希玛爱康健是唯一一家入选的口腔医院,同时也是离口岸最近的服务机构。

希玛医疗首席策略及投资总监陈永基透露,希玛爱康健口腔医院成功纳入长者医疗券使用范围,将向长者提供优惠及收费透明的打包式服务,以推动病人定期检查牙齿,而医疗券的适用范围无限制,覆盖所有牙科服务,例如洗牙、补牙及脱牙,以至治疗牙周病等。此外,集团还与罗湖区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在罗湖口岸开设首家口岸综合医院,步入新的发展周期。

从政策上看,《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塑造健康湾区,密切医疗卫生合作;促进社会保障与社会治理合作,探索推进在广东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居民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交通等民生方面享有与内地居民同等的待遇。

经过十年的深耕、沉淀及整合,希玛眼科已成为深港两地医疗融合的重要推手之一。希玛集团将继续升级大湾区“眼+牙”战略发展,持续推动两地医疗融合发展,为香港市民北上就医提供服务支持;同时加速内地眼科团队建设,提升整体眼病服务能力,为大众提供一站式、高质量的港式医务服务选项,共同构建“健康湾区”蓝图。

公司管理层也在会上表示,2024年将继续巩固香港眼科龙头地位,推动口岸医疗生态圈的发展,新建2家口岸医院, 开展首个口岸眼科服务,并加速内地眼科团队建设,提升整体眼病服务能力。

(主办方供图)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徐松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邹媛)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