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非遗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这家深企这样解锁产业与文化振兴新方式
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雅丽 文/图
04-15 18:31
收录于专题:特区报·文体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近日,由深圳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牵头组织的“深圳企业助力乡村振兴”专题宣传系列活动,走进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非遗生活馆。

馆内,凝结了潮绣工艺的“彩绣辉煌”女士手提包,汇聚了水族马尾绣、银锻造等非遗技艺的皮包,这里不仅是文化保护的前沿阵地,更是创新与发展的展示窗口。馆内虽小,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产业化的实践成果,每位参与者都能深刻感受到,从产业链保护到创新与发展,再到产业化后期的全过程。

据介绍,非遗生活(深圳非遗生活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充分发挥深圳企业的先进理念,整合多年来在非遗产业化所累积的商业模式、产品创新、产业资源、国内外渠道等方面的领先优势,实现优秀非遗项目产业化、带动当地文旅产业发展、促进当地乡村振兴,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非遗文化的保护之路

这一切的起点,源于魏素莹(深圳非遗生活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对文学与中文的热爱,以及对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山区老人和孩子的深切关注。在长达20多年的探访过程中,她发现了各民族地区丰富的原生态文化遗产和传统习俗。

然而,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变迁和科技的发展,这些原始文化或逐渐面临消亡的威胁。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魏素莹踏上了一段长达20多年的文化保护之旅。

苗绣的代表作百鸟衣、水族马尾绣、蒙古族王府刺绣……走进深圳非遗生活馆,里面的物品承载的是她20余年来,深耕非遗领域的成果与情怀。

多年时间里,魏素莹走遍了23个省市,拜访了46个民族,与300多位民间艺人深入交流,并收集整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影像。这些珍贵的收藏,足以支撑起数个博物馆的展览。

不过,在她看来,仅仅关注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还远远不够。她更注重如何将这些传统工艺转化为当下的时尚用品和新文艺作品创新国潮,因此,她通过与政府、学界、商界的不断交流,成功将非遗文化引入市场,实现了产业化。

在她的努力推动下,我国非遗文化同样走出国门,亮相“米兰时装周”“国际文化展”,在国际上散发其独特的魅力。据了解,她和公司每年接待来自每年接待来自34个国家的国际文化艺术团体,进行广泛的文化交流,为提升中国非遗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带来了积极作用。

“做了这么多的非遗文化保护工作,为何是你们?又为何是在深圳?”记者问到魏素莹。

她回答说:“深圳的底气和实力,主要来自于深圳内在的创新动力。深圳特区自创建以来,骨子里就有一股‘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也正是有了这种先行先试的勇气和实践,深圳才能取得今天的成就。”

正如非遗生活现在所在做的,“我们对优秀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说到底贵在创新。”她说,具体而言,深圳有商业模式的创新精神,有“设计之都”的产品创新能力,有立足大湾区、面向全球的市场经济优势。“正是因为有了深圳的这种创新精神,才激发了我们不拘泥于旧有的形式和认知,才能够把口口相传、师徒相授的非遗技艺做成产业,才能让优秀的传统文化、传统技艺走出大山、走向国际。”

非遗工坊引领乡村振兴

图什业图王府刺绣,是科右中旗独具特色的蒙古族传统美术技艺,而在展馆的一楼,可以看到几副这样的传统刺绣。在深圳企业的力量加持下,“一根针”为当地绣出了乡村振兴的“锦绣图景”。

魏素莹娓娓道来那段故事。当初,科右中旗还是一个贫困县,有着289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生活条件极为艰难。那时,他们有一项传统技艺可以为当地增加收入,但如何将其转化为产业,却是个难题。“尽管当地可以提供一定的支持,但没办法带领传承人实现变现,机缘巧合之下,非遗生活与当地开启了一段新的合作,助力刺绣技艺实现产业化。”

经过多年的发展,这一愿景照进现实。从最初只有400名绣工,到如今已经发展到4万多人,年产值超过亿,年销售额更是超过了1亿。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非遗生活给予的培训和支持。

据介绍,初始阶段,非遗生活通过一张张绣片的培训,定下了一级工、二级工的标准,要求绣工们不断追求更高的标准。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绣工们已经能够完全做到标准化,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如今,科右中旗蒙古族刺绣产业不仅使传统刺绣技艺得到传承迸,还发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在助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魏素莹和团队意识到,还有许多类似的项目都应当得到支持,于是,他们着力打造非遗工坊,并借力政策的东风,推动非遗工坊的深入建设。

在深圳支援合作地区寻乌县,非遗生活于当地打造的非遗工坊正踏上一条品牌化、产业化的道路。张春田(深圳市非遗生活文化产业研究院高级顾问)介绍,非遗工坊以非遗项目为依托,并注重将产业与当地文化相结合。目前经过对65项非遗技艺的深入梳理,他们在寻乌县筛选出5项具备产业化和大规模化就业条件的非遗技艺,包括酿酒、油茶制作、茶叶制作、皮雕和木雕。

他补充道,他们还将在当地打造打造竹编文化村,计划提供200个就业岗位,预估每年的产值达到2万到3万。目前,非遗生活已经在进行产品开发和技术培训,未来还将开展产品设计、线上线下销售等一系列工作,提升产品附加值,助力当地居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上官文复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雅丽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